小動物一直深受大家的喜愛, 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樂趣, 很多人都會把小動物當成孩子養。 可是, 生活中虐待動物如虐貓、虐狗、虐熊等現象卻時有發生, 其中除了不諳世事的兒童外, 還有相當一部分是成人所為, 為什麼這些人的心理變得如此殘忍, 喜歡從血淋淋的虐待中得到快樂?
7月初, 在一個城市, 伴隨一陣柔弱淒慘的哀叫聲, 一條灰色小狗蜷縮在地上, 不時抽動著它細小的腿。 它曾幾次在地上翻動身體, 卻始終沒能站起來。
這種行為受到市民譴責:“去年有人‘虐貓’, 現在又有人‘虐狗’, 這種人心理有問題, 太殘忍了”。
楊女士五歲的女兒經常一個人在家, 為了排遣寂寞, 楊女士給她買了一隻可愛的小狗。 一開始, 女兒和小狗玩得很開心, 可是慢慢地楊女士發現, 女兒經常虐待小狗, 不是把小狗的腿打斷, 就是燒小狗的毛, 以此為樂。 楊女士非常擔心, 怕女兒長大後會變得性格兇殘。
韓先生平時工作很忙, 妻子是醫生, 兩人平時都很少有時間照顧孩子。 可是, 當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時, 夫妻倆經常指責孩子。 有一次韓先生發現, 孩子正用針刺他家的小京巴, 孩子似乎很興奮,
心理專家介紹說, 虐待這種行為會給他人造成身體上的傷害和心理上的恐懼, 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或者被強迫以自己不情願的方式去做一些事情。
虐待包括使用人身暴力和性暴力、威脅和恐嚇、情感虐待和經濟剝奪等。 兒童和成人都可能發生。 虐待小動物的行為可能是心理問題的一種表現, 是發洩心中鬱悶、緩解緊張情緒的一種方式。 比如有的孩子虐待小動物, 一是想用欺強淩弱的方式來顯示自己的能力, 再就是孩子被別人欺負過, 曾經尋求説明或者只是期待著情況改變, 結果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這種情神壓力讓孩子無法以正確的心理狀態對待事物,
很多能力和人格形成在幼兒時期
不良行為易使人格偏離缺乏責任感
成人的很多能力和人格, 大都形成在幼兒時期, 這是心理學上一個不爭的事實。 人感受愛的能力, 敏感期也是在童年。 所以, 如果在童年時期沒有感受到愛, 或者沒有加強這種感受的機會, 有可能就失去了這種能力。 如果在後來的成長環境中, 沒有好的人際交往, 失去了調整的機會,
現在有的孩子精神壓力過大:一方面要對付繁重的學習, 另外還要在家庭過嚴的教育下成長。 家長都望子成龍, 然而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畢竟有限, 當壓力達到一定程度時, 就需要管道進行緩解。 這時, 有些孩子就會做出虐待小動物的行為。 另外, 經常施虐者, 成人後也易形成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對社會對他人冷酷、缺乏好感及同情心, 缺乏責任感, 缺乏羞愧悔改之心, 不顧社會道德法律準則和一般公認的行為規範。
糾正虐待小動物的“怪癖” 先要找出不良行為的原因
韓先生在發現孩子有虐待小動物的行為後, 和孩子進行了交流, 在以後的日子裡, 他和妻子加強了對孩子的關心, 經常領著孩子到動物園、海洋館,
專家指出, 從普遍意義上講, 要糾正孩子虐待小動物的“怪癖”, 首先要找出造成孩子這種不良行為的原因, 然後再根據原因採取適當的措施去減輕、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在生活中要對孩子多些關心;當孩子在學習、交往中遇到問題和困難, 家長要及時幫助解決, 做孩子的朋友, 讓他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愛。 還要對孩子的不當行為給予適當的批評教育, 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這樣才能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