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
一般來說, 夜行動物都是識別不出顏色的。 視網膜上存在兩種細胞, 一種感知光, 一種感知顏色。 但是, 夜行動物的視網膜上大部分分佈的是能夠感知光的細胞,
然而, 據說貓也並不是完全分辨不清顏色。 實驗表明, 貓能夠識別藍色與綠色, 卻識別不出紅色。 藍、綠、紅屬於光的三原色。 感知顏色的細胞中分別存在著感知藍色與感知綠色的細胞。 也就是說, 貓的視網膜上不存在感知紅色的細胞。
那麼, 對於我們來說的紅色, 在貓咪的眼裡是什麼樣的顏色呢?應該是黃色或淡綠色的。 因為如果將紅色的東西放在綠色的地毯上的話, 貓咪就怎麼都看不到了。
不管怎樣, 能否識別出顏色對於貓來說並不是很重要。 只要對焦精准了, 看到看不到都無所謂。 實際上,
對於貓來說, 比起顏色、焦點來說, 更需要的是能夠敏捷捕獲移動物體的視力。 對於移動著的物體, 貓的反應要比人快很多。 對於那些將活物作為食糧的夜行動物來說, 需要的是一雙在黑暗中也能發現獵物、敏感地察覺到移動物體的眼睛。
真正漆黑一片時貓也什麼都看不到
貓的眼睛能在昏暗的條件下也能看清楚, 是因為它高效率地利用了很少的光。
首先是因為眼睛很大。 眼睛大的話, 瞳孔擴展的範圍就大。 瞳孔是擋在視網膜前接收光的“入口”, 所以, 瞳孔張得越大, 接收的光就越多。
接下來是眼睛能夠在昏暗的地方發光。 貓的視網膜後面有一塊叫做“照膜”的反射板, 能夠將透過視網膜的光反射回去。 視網膜上有很多視覺神經, 所以一旦有光射入就會有反應, 而反射回去的光再度照到視網膜上的時候, 又會再刺激一次視覺神經。 這樣一來, 視覺神經被反復刺激以後, 就能“看得更清楚”了。 而反射回去的光又從眼睛中洩露出來, 我們看來, 就好像是眼睛自己發出的光一樣。 眼睛能夠發光的動物有很多,
貓通過利用各種構造, 只要人眼需要的七分之一的光線就能看清楚周圍的事物了。 但也必須是有少量的光供它利用才行, 如果真的是一片黑暗的情況下, 貓也什麼都看不到。
最後, 如此高效率利用光的眼睛, 在光線充足的白晝裡就會因過於刺眼而發困。 對此, 貓採取的對策是將瞳孔縮成一根針似的大小。 一般都是收縮到縫隙大小, 來限制進入眼睛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