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貓(詳情介紹)
貓抓病有著一定的潛伏期, 一般被抓傷後的3-10天可能會出現相應的症狀。 一般情況下該病的整個病程為4個月內,
全身表現
典型原發損傷為一紅斑性,有痂丘疹(少見膿性), 直徑2至6mm。 2周內產生局部淋巴腺病, 常為單側性, 為抓傷側(影響腋窩、上滑車、下頜下、頸或腹股溝淋巴結)。 淋巴結起初結實而柔軟, 後來變得有波動感, 可有液體流出並形成瘺管。 患者發熱、乏力、頭痛、厭食的症狀與淋巴腺病可同時出現。
眼部病變
Leber視神經視網膜炎, Leber於1916年首先描述這類眼部病變, 表現為視力下降、視訊光碟水腫和黃斑部星芒狀滲出, 並將其命名為視神經視網膜炎。
Parinaud眼腺綜合征
主要表現為單側濾泡性結膜炎、同側耳前或頜下淋巴結腫大和低熱三聯症。
葡萄膜炎
中間部葡萄膜炎患者, 眼部表現為眼底中周邊部的視網膜血管周圍滲出並蔓延至睫狀體扁平部、玻璃體出現細胞, 視訊光碟和黃斑部均無異常。
視網膜病變
主要表現為視網膜血管炎性病變, 眼底表現為單灶多灶性視網膜血管炎症, 可伴發或不伴發於視神經視網膜炎症。 還可出現視網膜下灰白色的限局性浸潤性病灶, 伴有散在性點狀出血。 其他少見表現還有視網膜結節、漿液性視網膜脫離、視網膜分支動脈(或靜脈)阻塞等。
其他症狀
歸因於貓抓還有部分病人出現一些不常見的症狀:如眼腺綜合征、神經症狀、腦病變、急性發作、神經視網膜炎、髓炎、下身麻痹、腦動脈炎及肝、脾肉芽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