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是一種脆弱的小動物, 不時會患病, 那麼要怎麼防治鳥病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早發現鳥生病的症狀, 及早診斷和治療。
虎皮鸚鵡
1.採食和飲水
養鳥人應每天記錄鳥的飼料量和飲水量。 一般情況下, 氣溫高時, 鳥的採食量就有所減少, 飲水量增加;氣溫低時, 採食量增加。 在鳥患病時, 一般都會出現彩食量減少的現象。 食欲下降常見於一般性疾病及熱性病;食欲不定多為慢性消化器官疾病;食欲廢絕多見於各種重症疾病。 但有時也會現現食欲亢進的現象, 如鳥在疾病恢復期, 或患有物質代謝間礙疾病及腸寄生蟲病時, 就會有較長時間的食欲亢進。
而當機體內缺乏某種維生素、微量元素或患有寄生蟲病時, 會發生異嗜現象, 如鳥食羽症就與全內缺少硫有關。 飲水除與氣溫變化有關外, 還與運動及飼料含水量多少有關。
2.體格檢查
體格發育良好的鳥, 羽毛豐滿、色澤豔麗、皮膚健康、眼睛有神, 給人以堅實有力、體態均勻對稱的感覺。 患病的鳥, 給人以體格瘦弱、羽毛蓬亂、無精神等病態。
3.營養檢查
營養良好的鳥, 輪廓渾圓, 胸部豐滿、匹膚富有彈性, 羽毛光澤, 喙油潤, 眼睛炯炯有神。 營養不良的鳥, 胸骨路出, 皮膚乾燥、缺乏彈性, 羽毛松亂, 色彩不豔麗等。 營養不良常是由於飼料不足;或飼料搭配不當;或消化不良, 吸收障礙, 長期下痢或寄生蟲病及其它疾病。 各種疾病都能表現出營養的改變。
4.姿勢
鳥的姿勢有正常的生理姿勢和不正常的疾病姿勢,
5.糞便
飼養者每天要對鳥烘便進行仔細觀察, 如糞便的形狀、顏色、氣味、有無黏液、備液、寄生蟲、異物及慰酸鹽的多少等。 正常鳥糞應是圓柱形, 細而彎曲, 外被白色薄層(尿酸)。 患白痢病時, 鳥的糞便呈白色糊狀或灰石灰樣稀便;患新城疫時, 糞便呈黃色或黃綠色稀便;球蟲病時, 糞便呈棕色或為帶血稀便;寄生蟲病時, 在糞便中有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