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傳,
金魚原是野生的,
叫“金鯽魚”。
在晉朝被發現,
到宋朝人們把它看作“聖魚”,
養在放生池中,
這時,
金鯽魚開始出現了白色和花斑兩個變型,
後來又發展成盆養,
變異越來越多。
金魚在人們的心目中,
是一種嬌柔纖弱的動物。
它別號“金鱗仙子”。
可是,
令人意想不到,
看上去如此嬌弱的金魚,
竟然有一種獨特的生存本領:它能在嚴重缺氧的惡劣環境裡安然無恙地生活上幾天!這是許多動物無法做到的。
大家知道,
動物必然有氧氣才能生存。
那麼,
金魚是依靠什麼神通,
能夠不吸氧而活上好幾天呢?這個問題引起了科學家們極大的興趣。
加拿大科學家霍克海卡經過幾年的研究, 終於發現金魚有一種嶄新的“無氧代謝”機制, 這是金魚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特異本領。
原來,
一般脊椎動物在缺氧的情況下,
會分解體內的葡萄糖來獲取能量,
其結果就是在取得能量的同時,
也產生了乳酸廢物。
比如我們長跑時,
會感到大腿酸痛得提不起來,
這就是因為劇烈的長跑引起體內缺氧,
因而機體便分解葡萄糖來補充能量,
卻又產生了乳酸積聚而造成的狀況。
如果金魚也象一般脊椎動物那樣分解葡萄糖、產生大量乳酸, 那對它嬌弱的身體無疑是有致命危險的。 為此, 金魚就得另闢蹊徑進行新陳代謝。 金魚在長期適應環境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