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動物的耳朵,
是一個換能器,
可以將聲能轉變為電化學能,
以刺激神經,
引起聽覺。
但是有些動物,
看不出它有耳朵,
但也能產生聽覺。
魚類再水中游來遊去, 無比自在。 外界一有聲響, 它們就很快逃遁了。 魚類的聽覺器官是內耳, 裡面藏有石灰質的耳石。 黃花魚的耳石特別大, 不僅有聽覺作用, 還能維持它們身體的平衡。 魚類還有一種特殊皮膚感覺器官, 叫側線。 側線是埋在頭部和體側皮下的管道, 有分支向體外開口, 側線內充滿黏液並有感覺細胞, 能感覺水流的振動強度和方向, 特別是能感受內耳所不能感受到的低頻率振動。
蛇類沒有外耳和鼓膜, 所以不能接受空氣傳導的聲波, 也就是聽不到一般的聲音。 但是, 蛇有內耳和一塊聽骨, 對於地表傳導的振動, 如人或動物接近的腳步聲極為敏感, 所以“打草驚蛇”這個成語是道理的。 至於經常從蛇口中伸出來的細長舌頭, 則既不是聽覺器官, 也不能產生味覺, 但它能把搜集到的空氣中的化學物質, 送到口腔頂部前方的一個小凹陷裡, 這個凹陷是嗅覺器官, 舌頭只起著產生傳遞作用。
鼻子上長著碗口粗犀角的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