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當然所謂的“古”去爬友圈裡問問老人就ok了,
不用學郭德綱回溯到宋朝啦),
爬蟲寵物中的白化個體就一直是爬蟲寵物玩賞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那麼究竟什麼才是白化呢?白化個體又該如何照顧呢?
所謂白化是一種由於基因缺陷或突變,
造成個體體內的黑色素細胞無法有效的合成酪氨酸酶,
而無法合成和保持黑色素,
造成個體外表異常的現象。
白化個體一般來說體色相比正常個體蒼白的多,
由於黑色素無法合成和保持,
正常個體身上的黑色斑紋在白化個體上一般都表現為淺褐色的紋理,
看上去特別的典雅純淨,
因此受到了很多愛好者的喜愛。
部分白化品種由於虹膜本身也沒有黑色素而只能反映出血液的顏色,
使得個體的眼睛呈現紅寶石般通透的寶石紅色,
一般在國外被稱為“Ruby eyed”(紅寶石眼)或者在國內被叫做“真·白化”,
屬於白化品種玩賞中的上品。
目前在爬蟲市場上出現的大部分白化個體都是已經可以實現穩定基因遺傳的白化品種,
而且由於白化基因是隱性基因,
只有從父母雙方都繼承了白化基因的帶有成對白化基因的個體才會在外貌上表現出白化個體的特徵,
因此也可以用這個方法來判定一個個體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基因造成的白化個體。
由於白化症實際上是一種基因缺陷導致的問題,
造成白化個體的照顧會比普通個體更困難一些,
需要注意一些白化個體特有的問題。
白化品種普遍都有畏光的問題,
通俗來說就是怕強光,
在明亮環境中看不清東西。
因此白化品種的幼體在出生的頭兩周最好能夠飼養在陰暗的環境中防止個體的壓力過大,
同時白化個體的最佳餵食時間也相應應該是光線較暗的夜晚。
部分白化品種由於經過反復的近親繁殖以達到穩定白化基因的目的,
造成了個體基因退化,
體質偏弱,
在照顧上也需要格外的小心,
保持經常觀察。
同時建議在繁殖白化個體的過程中,
每繁殖三代左右就要與正常個體回配一次,
以防止基因的過度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