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聲學的研究證明,
魚類也像陸地上的動物一樣,
有自己的“語言”。
聲音在水中傳得快、傳得遠,
魚兒憑藉著自己“本家”所特有的“語言”進行“對話”和 “通訊”,
以致在漆黑的夜裡也能進行活動。
否則,
在浩瀚無邊的大海裡,
魚光靠眼睛觀看有限的距離,
要生存下去,
是不堪設想的。
魚類語言有特定的內容,
只因魚類是低等動物,
生活內容比較單調,
它們不需要也不可能有豐富的語言。
但是,
在不同的條件下,
許多魚確實能夠發出不同的聲音來傳遞自己的資訊。
比如,
把魴魚弗魚捕上船來,
它會“哇哇”怒吼不已,
顯出一種威脅的姿態;如果你把它放到水族箱裡,
用手輕輕地撫弄它,
它就高興地輕聲哼著;如果你用力撥弄它,
它就會像小豬一樣尖叫起來,
扭身逃竄。
大黃花魚產卵前“吱吱”地叫喚異性同伴前來彙聚。
產卵時“嗚嗚”“哼哼”地私語;產完卵後就像母雞生了蛋那樣“咯咯”歡唱,
聲音之大,
常常吵得漁民夜間不得入睡。
不論是海洋魚類或者哺乳類,
都普遍用“語言”作為生命活動的一種手段。
它們的“語言”內容有這樣幾個方面:攝食、聯絡、尋找異性、召喚夥伴及後代、危險警戒和威嚇等。
目前這方面的研究還很不夠,
魚類語言學和水聲通訊系統的研究才剛剛開始,
大量的工作尚待以後進行。
魚類雖然沒有聲帶,
但它們會用各種各樣的方法說話。
有的魚用魚鰾來發聲,
氣體通過鰾管,
引起振動能發出聲音。
脊椎骨的振動可以通過與魚鰾相連接的肌肉傳遞過來,
引起魚鰾的共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