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臨床症狀上, 腸炎有粘液性腸炎、水樣腹瀉、粥樣腹瀉、灘樣腹瀉。 顏色有黃色、綠色、黑色和紅色等;有的是以便秘為表現形式的腸炎等。
現實生產中, 混合感染的情況更多。 有的是兩種或兩種以上均可造成腹瀉的病原菌造成腹瀉或腸炎, 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或魏氏梭菌的混合感染, 大腸桿菌和球蟲等;有的是一種造成腹瀉, 一種造成其他疾病, 如兔瘟和大腸桿菌、巴氏桿菌-波氏桿菌和魏氏梭菌等, 有的是病原菌和真菌毒素混合。 這樣給疾病的診斷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據筆者研究, 生產中造成腹瀉的四大因素是:低纖維日糧、衛生條件差、飼料突變和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低纖維日糧可導致家兔腹瀉, 這已被國內外眾多學者所證實。
衛生條件差意味著多種病原菌污染了飼料、飲水和家兔的生活環境。 當大量的病原微生物進入家兔體內後, 改變了家兔消化道內正常的菌群結構, 使有害微生物佔據主導地位而發生腹瀉。 凡是衛生條件差的兔場, 無一不是腹瀉的高發兔場。
由於飼料突然變化導致腹瀉在生產中是經常發生的。 特別是斷乳初期為甚。 這裡包括飼料的突然變化和飼喂制度和程式的變化而導致腹瀉。 飼料變化是由於飼料原料的變化和飼料營養含量的變化, 使家兔消化系統不能適應突然變化的飼料而造成消化紊亂;而飼喂制度和程式的改變,
正常情況下家兔體內各種微生物之間、微生物與宿主之間保持相對的生態平衡, 家兔處於一種健康狀態。 當這種平衡被打破時, 將發生疾病。 尤其是腸道菌群的失調, 不可避免地發生腹瀉。 造成腸道菌群失調的原因可能由飼料不當和衛生不良引起, 也可能由抗生素使用不當引起。 一些抗生素如林肯黴素、慶大黴素、氨苄青黴素、阿莫西林等可引起腸道菌群失調, 導致腹瀉。 由於使用抗生素不當而導致腹瀉在人和動物中發生比較普遍。 生產中人們經常以抗生素預防和治療家兔腹瀉,
家兔腸炎和腹瀉的防治有多種途徑。 很多抗生素和化學藥物對腸炎都有一定療效。 但是, 據筆者多年經驗, 以飼料調控、衛生調控和微生態製劑調控是最佳途徑。
所謂飼料調控, 是指合理搭配日糧, 選擇適宜的、優質的飼料原料, 合理配伍, 尤其是保證粗纖維的一定含量(12%以上)。
衛生調控是指保證良好的衛生條件, 特別是飼料衛生、飲水衛生、籠具衛生、空氣衛生和飼養人員衛生。
微生態製劑調控是指通過外源有益微生物, 強化體內有益菌群, 保持腸道內有益微生物佔據優勢地位, 控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 筆者認為, 這是控制家兔消化道疾病的最有效手段。
綜上所述可以歸納以下幾點:
1.家兔腹瀉多由於飼養管理不當引起, 飼料配方、環境衛生、管理條件是關鍵;
2.無論何種病因導致的腹瀉, 均可發生家兔腸道菌群失調;
3.由於導致家兔腹瀉的病源因素很多, 藥物和疫苗效果並不十分理想;
4.藥物可預防和治療家兔腹瀉,
同時也可誘發腹瀉。
濫用藥物是生產中的大忌;
5.微生態製劑是目前防治家兔腹瀉的最理想途徑,
其無毒無害無殘留,
屬於綠色飼料添加劑,
用量小,
見效快,
費用低,
值得生產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