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水族 » 水族養護

觀賞魚白點病的病原體介紹


鸚鵡魚(詳情介紹)

觀賞魚的白點病又名小瓜蟲病, 病原體為小瓜蟲, 是觀賞魚的常見病, 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

死亡率可高達90%以上。 所以日常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多觀察, 那麼小瓜蟲究竟是怎樣的呢?

小瓜蟲屬金毛目、膜口亞目、凹口科、多子小瓜蟲。 它的體型和大小在幼蟲期和成蟲期差別很大。

成蟲一般呈球形或近球形, 體長為0.35mm~1.0mm, 體寬為0.3mm~0.4mm。 蟲體柔軟可隨意變形, 全身密佈著短而均勻的纖毛。 在腹面的近前端有一“6”字形的胞口, 螺旋形的口緣由5~8行纖毛組成, 作反時針方向轉動, 一直到胞咽。 在身體前半部有一馬蹄形和香腸形的大核, 小核圓形, 緊貼在大核的上面。 胞質外層密佈有很多細小的伸縮泡, 內質有大量食物粒。

胞囊內最初成熟的幼蟲為圓形, 經過一定時間(約5~8小時後), 才開始活動, 身體逐漸延長, 前端尖而後端鈍圓,

最前方有一鑽孔器。 剛從胞囊內鑽出來的幼蟲身體圓筒形, 但不久變成扁鞋底形, 中部向內收縮凹陷。 全身除密佈著短而均勻的纖毛, 在身體後端還有一根粗長的尾毛。 一個大的伸縮泡, 位於身體的前半部。 大核圓形或橢圓形, 多數在身體的後方;小核呈球形, 在身體的前半部。 在身體前方腹面有一“6”字形的原始胞口, 在“6”字形的缺口處有一個卵形的反光體。

小瓜蟲一般可分為營養體和胞囊兩個時期。 在營養體時期, 幼蟲鑽進宿主皮膚或鰓瓣等處後, 汲取宿主營養生長, 形成白色膿胞, 即肉眼見到的小白點。

小瓜蟲的生殖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宿主組織內蟲體可進行分裂生殖, 另一種是主要生殖方式, 即成蟲離開魚體,

在水中游泳一段時間後, 停下來在原點轉動, 不久沉沒在水底或其他固體物上。 當環境不適, 特別是低溫時, 並不立即形成胞囊而先分裂, 有的中途死亡, 有的分裂到一定數目中途再產生胞囊或不形成胞囊。

胞囊形成2~3小時後開始分裂, 但受外界環境的影響, 特別是溫度高低的影響, 分裂可能出現不均分現象, 同時分裂速度也有先後之別。

剛孵化出來的幼蟲24小時內感染率較高。 水溫在15~20℃感染率最大。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