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的生長也需要營養, 特別是觀賞魚, 有了營養的補充, 它才能健康的發育,
一、蛋白質
確定觀賞魚飼料的蛋白質需要量的主要依據, 首先是對觀賞魚傳統天然飼料蛋白質含量進行分析;其次是參考從國外進口的各種觀賞魚飼料產品說明的蛋白質含量;最後通過蛋白質水準效應的飼養試驗, 來確定觀賞魚蛋白質需要量。 據報導, 肉食性或偏肉食性觀賞魚需要較高的蛋白質, 含量在40%以上;雜食性觀賞魚35%左右即可;偏素食性觀賞魚由於其腸道較長可讓食物儲藏較久, 蛋白質含量可低些,
蛋白質在消化道中被胃腸(有些魚類無胃只有前腸)分泌的消化酶水解成游離氨基酸、二肽、三肽。 這些分解產物被腸粘膜細胞吸收, 腸粘膜細胞把這些小肽進行胞內消化, 只有氨基酸才能做為蛋白質的消化產物被釋放入門靜脈, 被機體利用。
1、影響觀賞魚蛋白質需要量的因素
①不同種類的魚對飼料蛋白質的含量要求不一樣, 一般肉食魚大於雜食魚大於草食性魚類;
②同一種魚在不同發育階段對飼料的蛋白質含量的要求也不一樣, 幼魚代謝旺盛, 增重率高, 要求較高的蛋白質;
③魚類對蛋白質的需要量受所食入的蛋白質品質的影響(取決於氨基酸的組成);
④飼料組成不同, 尤其是能量不同, 對蛋白質的要求不同。 飼料中糖和脂肪足夠時, 可降低蛋白質的含量;
⑤不同投飼量對蛋白質含量的要求也不一樣, 投飼量低, 蛋白質的需求高;
⑥水環境中天然餌料缺乏, 水質不肥, 要求較高的蛋白質;
⑦水質(溶氧量、水溫、PH、鹽度、氨氮、水污染程度等)直接或間接地影響魚類對蛋白質的需求。 如水溫越高, 蛋白質需求越大, 水溫較低蛋白質要求也低。 羅非魚魚苗在蛋白質量為28%~30%時在鹽度10‰時生長最好, 蛋白質效率最高。
2、蛋白質的需要量
魚類對蛋白質的需要量很高, 為畜禽的2~4倍。 草食性魚類為22%~30%, 肉食性魚類和蝦類為35%~45%, 雜食性魚類為30%~40%。
二、碳水化合物
一般來說, 魚類利用碳水化合物的能力較其他動物低。 其中, 澱粉是較容易消化的物質, 纖維素卻不易消化, 但對腸道的蠕動有很大的幫助, 尤其雜食性或偏素食性魚類, 其纖維素的含量是不可或缺的。 但偏肉食性魚類就不適用含高纖維的食物。
溫水性魚類飼料中的最適碳水化合物含量為30%左右, 其中肉食性強的魚類, 飼料最適碳水化合物含量低。 草魚飼料中碳水化合物最適需要量為36~42%, 團頭魴為 25~28%, 鯉魚為40%, 羅非魚為30~40%, 鰻魚為24~26%, 虹鱒魚為20~30%, 仔鰻為18.3%, 鰻種為22.3%, 成鰻為27.3%, 鯽魚為10~20%, 真鯛為20%。
因玉米中含有較高碳水化合物, 難被魚、蝦利用, 故水產飼料中一般不用玉米。 而小麥澱粉質地鬆軟, 適於雜食魚及草食魚的澱粉原料。
玉米中富含纖維素
纖維素是不溶性的碳水化合物, 因魚類不能分泌纖維素酶, 不能被消化。 纖維素雖不能被魚類消化吸收,但其在營養上卻有重要作用:能夠刺激消化道的蠕動和消化酶的分泌;還能稀釋飼料中高濃度的營養物質,有助於蛋白質,脂肪及糖的消化和吸收。因此纖維素在魚類飼料中不可缺少,但含量過多,導致魚類生長降低,降低飼料的利用率。
一般草魚飼料中最適纖維素含量為12%,羅非魚為5~10%,青魚為8%。雜食及肉食性魚類可在5~8%之間,高濃度則抑制生長(8%~30%)。
天然原料的飼料中纖維素含量在3%~5%(主要來自植物),添加纖維素不含有任何益處,所應關心的是在飼料中是否纖維素含量太高。
三、維生素
維生素對觀賞魚魚體來說要求不多,但他卻是保證魚體健康,維持動物體的代謝和正常生理機能,有著及其重要作用且不能為其他營養物質所替代的重要物質。
四、礦物質
礦物質對魚的營養需求常被忽略,因為魚類可利用鰓和皮膚從周圍環境中攝取一些礦物質,但通過
一系列不平衡及礦物質缺乏症的研究改變了人們的看法,礦物質在魚營養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
礦物質的生理功能主要有:
①是魚體構成的主要成分,構成骨骼、軟骨、牙齒和鱗片;
②某些酶的輔酶成分,或酶的啟動劑,如鐵、銅、鋅、鎂、錳
③維持體內酸堿平衡,調節滲透壓,保持水平衡
④維持神經、肌肉的應激性和心臟的正常生理功能
⑤參與生物氧化,調節體內代謝,生理上一些重要化合物中存在某些礦物質元素。
同時,這些礦物元素不能相互轉化或代替,又不能在體內合成,必須由飼料供給。
觀賞魚為了維持生命和正常代謝活動,就要不斷地從外界攝取營養物質,觀賞魚從攝食的飼料中獲得營養素的同時也獲得了能量。對觀賞魚維生素和礦物質需要量的研究,如今飼料的樣品中,只說明種類,而未注明其含量。所以在設計觀賞魚營養素需要量時可參考一般魚類的需要量,使觀賞魚飼料成為一種全價營養飼料。
纖維素雖不能被魚類消化吸收,但其在營養上卻有重要作用:能夠刺激消化道的蠕動和消化酶的分泌;還能稀釋飼料中高濃度的營養物質,有助於蛋白質,脂肪及糖的消化和吸收。因此纖維素在魚類飼料中不可缺少,但含量過多,導致魚類生長降低,降低飼料的利用率。一般草魚飼料中最適纖維素含量為12%,羅非魚為5~10%,青魚為8%。雜食及肉食性魚類可在5~8%之間,高濃度則抑制生長(8%~30%)。
天然原料的飼料中纖維素含量在3%~5%(主要來自植物),添加纖維素不含有任何益處,所應關心的是在飼料中是否纖維素含量太高。
三、維生素
維生素對觀賞魚魚體來說要求不多,但他卻是保證魚體健康,維持動物體的代謝和正常生理機能,有著及其重要作用且不能為其他營養物質所替代的重要物質。
四、礦物質
礦物質對魚的營養需求常被忽略,因為魚類可利用鰓和皮膚從周圍環境中攝取一些礦物質,但通過
一系列不平衡及礦物質缺乏症的研究改變了人們的看法,礦物質在魚營養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
礦物質的生理功能主要有:
①是魚體構成的主要成分,構成骨骼、軟骨、牙齒和鱗片;
②某些酶的輔酶成分,或酶的啟動劑,如鐵、銅、鋅、鎂、錳
③維持體內酸堿平衡,調節滲透壓,保持水平衡
④維持神經、肌肉的應激性和心臟的正常生理功能
⑤參與生物氧化,調節體內代謝,生理上一些重要化合物中存在某些礦物質元素。
同時,這些礦物元素不能相互轉化或代替,又不能在體內合成,必須由飼料供給。
觀賞魚為了維持生命和正常代謝活動,就要不斷地從外界攝取營養物質,觀賞魚從攝食的飼料中獲得營養素的同時也獲得了能量。對觀賞魚維生素和礦物質需要量的研究,如今飼料的樣品中,只說明種類,而未注明其含量。所以在設計觀賞魚營養素需要量時可參考一般魚類的需要量,使觀賞魚飼料成為一種全價營養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