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主要危害月季、薔薇、菊花、瓜葉菊、報春花等花卉。
(1)症狀:葉片、葉柄、花蕾、嫩梢等均可感染。 初期, 病部出現白色粉黴層, 邊緣不明顯, 後逐漸擴大並漸變為淺灰色, 並產生黑色小粒點。 植株受害後, 矮小。 畸形, 花小而少或不能開花, 影響觀賞價值。
(2)病原:系真菌病害, 病原菌屬子囊菌亞門白粉菌目白粉菌科。 1.薔薇單囊殼白粉菌Sphaerotheco pannosa(wallr.)Lev;2.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rum DC.;3.洋薔薇白塵粉孢Oidium Leucoconium Desm.;4.菊粉孢Oidium chrysantheni Rabenh.。
(3)發病規律:病原菌以菌絲體在病芽、病葉、病枝上越冬, 次年隨新芽的萌發而侵染, 並隨風力傳播。 白粉病一般春秋兩季發病嚴重, 但在溫室生產菊花、月季切花和瓜葉菊時,
(4)防治措施:1.精心養護, 合理施肥, 加強通風透光, 保持適當株行距, 減少病害發生;2.剪除病枝葉及時燒毀;3.藥劑防治:早春萌芽前噴灑波美3-4度石硫合劑或1:2:100-200波爾多液。 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