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的葉尖或葉緣出現半圓形或不規則褐色病斑, 大量落葉, 甚至全株死亡, 是受真菌侵害所致, 常見的有:褐斑病初期在葉正面形成許多褐色小點, 而後逐漸擴大成為半圓形、圓形或不規則的褐色大斑, 最後會變成銀灰色, 並輪生或散生許多黑色小粒點, 病斑與正常組織間界限明顯。 赤斑病初期為淡褐色小斑點, 而後擴大形成圓形或不規則的赤褐色病斑, 但病斑上沒有小粒點;斑緣微隆起, 色澤較深, 與正常組織界限明顯。 此病在江、浙一帶及滇、川、湘等地均有發生, 嚴重時葉片大量脫落, 甚至整株死亡。
此外, 還有炭疽病菌引起的山茶花炭疽病, 亦多發生于葉緣處, 病斑的形狀、色澤與上述葉斑真菌引起的葉斑病基本相似, 但炭疽病特有的典型症狀是病斑在濕度較大時有談紅色粘稠物產生, 這一點可區別於其他病斑。 還有的真菌侵害山茶花的葉面、嫩葉、嫩梢, 但病斑發生部位、形狀及色澤有明顯不同, 其防治方法一樣。 以上病害, 主要是在高溫高濕情況下, 山茶花植株的抗病力降低, 受真菌侵害而引起, 也會在低溫多雨或高溫乾燥、以及通風不良或有日灼斑植株的傷口上產生, 一般在夏、秋季節容易發生。
加強管理精心養護, 增強植株抗病力以減少染菌機會。 如適當增加株、行之間的距離, 保持通風良好;經常除草、鬆土、排除積水;土壤要求酸性(PH在6左右)疏鬆,
藥物防治茶花生長期可半月噴一次藥預防。 發現病葉要立即摘除, 並集中燒毀, 以減少侵染源。 發病的植株暫停施肥(特別是氮肥), 及時排除積水, 盆土適當偏幹, 注意通風。 同時用藥物噴葉面。 常用防治藥物有: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 用8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 用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及50%多菌靈500—800倍液;70%托布津800—1000倍液等, 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每兩周噴一次葉面, 將整個葉面全噴濕, 連續三次, 宜在傍晚進行, 注意在使用代森鋅時應避免與其他鹼性農藥混用。
用藥效果不好的原因還在於經常使用一種藥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