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前,
將卵按要求挑選出,
放置在容器內。
容器底部應有泥土。
蟲卵放入後,
再用一層薄土覆蓋(土必須碾碎曬乾,
然後灑少許水)。
隔3~5日,
應該用水稍稍澆灑一次,
使泥土保持一定濕度,
可保證蟲卵的順利孵化。
澆灑的水應該用清潔的河水或雨水。
如果用自來水,
必須放置多日再用。
1、孵化溫度
蟋蟀的卵在溫度25℃~30℃時開始發育孵化。 越冬卵到四五月份, 溫度便達到25℃~30℃。 從卵孵化為若蟲, 一般約需20~25天。 在保持一定濕度的前提下, 只要給予適合孵化的相應溫度, 若蟲便破卵而出。 所以在人工繁殖時, 只要創造蟲卵孵化的條件,
2、養殖場地
若蟲孵出後,
應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
這對若蟲的生長發育很重要。
所以在若蟲孵化出殼前數日,
就要選擇一個理想的人工養殖場,
並著手做準備工作。
養殖場的土質一定要好,
其一是土質疏鬆肥沃;其二是沒有被有害物質污染過。
養殖場地要高爽,
排水性好,
不易積水,
養殖場的四周環境要好,
沒有化工廠,
特別是沒有排放廢氣和含有害物質污水的工廠。
選擇好場地後,
最好翻地一二次,
達到鬆土除害蟲的目的。
然後添一些有機肥料和青飼料,
使土質肥沃且富含腐植質。
然後種上一些不含異味的瓜、豆、麻類的植物,
使陽光不能直接射在養殖場的地面上(這裡要注意養殖場決不能選擇太陽曬不到的蔽蔭處)。
3、若蟲飼養
若蟲在生長發育過程中,
須定時投放人工配製的飼料。
人工飼料的加工是用當年的新秈米,
不淘洗,
磨碎,
加入適量熟黃豆粉( 約是米粉的五分之一),
再摻入一些富含鈣磷的骨粉、血粉、肝粉、魚粉等,
充分拌勻,
放入容器保存,
以後拌水煮熟投喂。
也可捕捉蝗蟲、蚱蜢之類的小昆蟲殺死烘乾,
磨碎以後拌入蔬菜瓜果之類含維生素、纖維素豐富的食物。
豆類植物不可生食,
其他植物應該生喂,
餵養應該採用定點的方法, 便於每天清掃, 但是要多放幾個點, 餵食可以一天二次, 早上和晚上各一次, 其中以晚上一次最為重要。 蟋蟀畏光, 屬夜行昆蟲, 一般白天大多躲藏在洞穴中, 到了夜晚再出來活動覓食。 在養殖時, 發現若蟲很喜歡吃米蟲、豆蟲之類的小生物, 可以經常投喂一些。
蟋蟀若蟲處在生長發育的階段, 營養過於豐富雖然會使蟲體發胖, 但頭項部位也會隨蛻皮而放大。 所以若蟲階段可以不考慮控制食量。 但是不控制食量並不是認為就可以大量投喂脂肪蛋白質含量都比較高的食物了。 蟋蟀在若蟲時期, 體內會分泌出保幼激素。 保幼激素分泌的多少, 直接決定若蟲期的長短。
雖然蟋蟀的食性很雜, 但是在野生環境裡主要還是以素食為主, 過多地投喂葷食, 有可能會打亂蟋蟀若蟲體內保幼激素的分泌, 從而使蟋蟀的若蟲期縮短, 提早蛻化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