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的鳥類飼養業中, 制訂群體健康計畫及持續實施是越來越被認同為有效、有價值的增產方法。 群體健康計畫有兩個優點:增加生產量;使損失降至最少。 但是, 最後的結果都是增加產量。
在這篇文章中, 我希望把焦點放在減少問題的真正原因。 如果你坐下來仔細想一想, 有多少疾病問題不是因為管理上的錯誤而造成的。 只要找出並去除這些問題, 當然產量就會增加。
我們要如何減少因疾病而造成的損失呢?積極的, 要阻止病原進入飼養場;消極的, 則是防止或減少病原在場內傳播。
要阻止病原進入飼養場的方法可以簡化為三個步驟:檢疫,
防止或減少病原在場內傳播的方法包含三個方面:場地設計、工作動線、衛生。 一個標準的飼養場應該區分為:
1. 食物準備區
這些區域應該各自獨立。
設計時要注意到工作動線的問題,
最好是一個能依照1→6的順序工作而不能重複進入各區。
譬如,
食物準備區必須隔離在各區之外,
乾淨、防蟲鼠。
當食物準備好移到準備區外開始餵食後,
就不應該再回到區內。
我強烈的建議,
特別是孵化及種鳥區,
因為這就是你收入的來源。
無庸置疑的, 衛生是一個基本的要求。 食物和飲水必須先清潔過, 未吃完的飼料應該每天更換。 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統。 再次強調, 清潔時也必須依照工作動線。 最好每一區的餵食、清潔、記錄都一次完成後再到下一區去。
也許你會認為這樣做太麻煩, 沒有必要。 如果你真的這麼想, 去問一問曾經爆發疾病而受損的人。 你會發現“預防勝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