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一:認識正常的行為
概要
本課程的目的是什麼?
本課程的目的是説明您用健全而合理的方法對行為問題作出診斷和管理。 對行為的基本知識的徹底瞭解, 特別是對有關學習和成長的基本瞭解, 將為您診斷大多數的行為問題提供基礎, 使您能夠提出治療方法, 無論過去您是否接觸過這種問題。 我們的想法是為您提供一個解決臨床問題的框架。
課程包括哪些內容?
每個講座將涉及與行為有關的不同領域。 每個講座都以前一個講座為基礎。 這些講座將提供重要而相關的背景資料,
為什麼行為很重要?
寵物是西方社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西歐各國, 約10-40%的家庭養狗, 而在美國有40%的家庭養狗(Thorne, 1995)。 在澳大利亞, 約60% 的家庭養寵物, 其中的 68%養有一隻或多隻狗 (McHarg, Baldock, Heady和Robinson, 1995)。
伴侶動物的重要性
人們養寵物出於多種原因, 作伴、消遣、顯示威望或是為了安全(MacCullum and Beaumont, 1992; Willis, 1987)。 人們都認同狗和貓在場能夠增加社會交往, 這對老人和服務狗的主人尤其重要 (Hart, Hart 和 Bergin, 1987)。 狗現在還用於治療中的特殊目的, 比如盲人的導盲犬, 聾人用的助聽狗, 還可充當"治療犬"(PAT) (Bell, 1991; Edney, 1992)。 此外, 現在狗還被用來幫助監察癲癇發作(Edney, 1993),
養寵物的益處
養寵物對健康似乎有許多益處, 比如減輕壓力, 降低血壓, 以及血清中性脂肪水準(Serpell, 1991; Edney, 1992)。 資料還顯示寵物主人比不養寵物的人看醫生的次數少, 長期服藥的可能性小(Anderson, Reid and Jennings, 1992; Anderson, 1996; Friedmann, 1990, Friedmann, 1995)。 人們還認為寵物對孩子和老人非常重要。 養寵物的經歷對兒童的情緒、身體及社會成長都有好處(McHarg et al. 1976), 並能幫助老人填補朋友和親人不在或死亡留下的空白。
養寵物的麻煩
雖然養寵物有許多好處, 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 比如說, 狗有時會出現行為問題, 從而導致人與伴侶動物關係的破壞。
遺棄的原因
Patronek et al (1996)發現, 沒有上過服從課的狗, 被遺棄的可能性要高68.1 %。 其它的導致被遺棄的風險因素包括未做絕育手術(30.9%), 經常在室內大小便(19.3%), 以及未看過獸醫(65.7%)。 如果這只狗是以低價購買(不到31美元), 不足半歲, 串種, 被遺棄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Ledger 和Baxter (1997)所做的一個調查發現, 25.6% 的主人是因為他們的狗有行為問題而將其遺棄。 最常見的問題有吵鬧(10%)、攻擊人(7.7%), 以及狗之間的互相攻擊(9%)。
有許多因素似乎會增加狗, 特別是小狗被安樂死或遺棄的風險。
行為問題
因行為問題導致的安樂死是幼犬在不足一歲時死亡的最大原因(Heath, 1992)。 事實上, 大多數狗都未能活到其可能存活的年限。 在澳大利亞, 狗的平均壽命估計僅有3.5歲, 大大低於其可能的生物年齡。 事實上, 現在有些人認為, 不考慮年齡因素, 行為問題是寵物被安樂死的第一大原因 (Landsberg, 1991)。
認識正常的行為
什麼是行為?
行為可以有多種定義方式, 行為不僅包括動物做什麼, 還包括動物何時、如何、在哪以及為什麼做這種行為。 行為是一系列行動, 每個行動都有開始、中間以及結束,
行為受到三個主要因素的影響。
基因:一個動物從遺傳繼承而來的趨向或體質, 表現出一種特定行為。
學習:動物的過去經歷以及從中學到的東西。
環境:動物當時所處的特定情況。
當人們談論動物行為時, 他們通常是暗指不正常的行為。 然而, 許多對其他人構成問題的行為事實上並非不正常, 只是對主人而言該行為是不為社會所接受的。 就是說, 行為本身是正常的, 但主人也許不理解這一行為, 不明白為什麼會發生這一行為, 或者在這種情況下無力處理他們寵物的行為。 這些行為在發生的情景下對其主人可能是個問題,但對動物而言作出這一舉動可能是正常的。
但是,有些時候,即使是正常的行為也會被認為是不正常的,比如說,在不當的時候作出該行為,或行為過火。
還有一組不正常的行為,在任何情景下都是不正常的。Fraser(引用Overall, 1997) 將不正常行為定義為舉動和行為紊亂。非正常行為也可能是不適應,也就是說,這些行為在行為學上並無有用的功能,也許實際上對動物本身也是有害的。
因此,當提供有關行為的意見時,診斷始終是至關重要的,應該始終從行為發生的情景來考慮該行為。例如,當狗在室內小便時,主人可能會認為這一行為是反常的,但是,如果狗的膀胱滿了,出門的路又不通時,狗在室內小便也是正常的。此外,如果主人從來沒有教過狗哪裡是適當的廁所區,此時狗在室內排泄,這一行為也可以被認為是正常的,事實上,這是一個管理問題。
但是,如果狗已經接受了足夠的家庭訓練,而當它獨自在家時,即使可以出去,它仍然在室內排泄,這可能就是一個不正常行為。這也許是一個醫學問題,比如,糖尿病等多尿症/煩渴,或是焦慮等引起的心理疾病。
應該將行為問題與問題行為區別開來。
貓撒尿和抓撓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因為貓在不恰當的情景下做這些行為,這些本來正常的行為對一些貓主人卻成了問題。然而這兩種行為都可能是行為問題,因為它們對主人可能不只是一個問題。
當行為本身正常但卻不恰當時,處理方法應該是讓主人瞭解動物自然的行為模式,這樣一來,主人要麼學會如何糾正這一行為,如何改變環境,或者學會按照個案接受這一行為。
這些行為在發生的情景下對其主人可能是個問題,但對動物而言作出這一舉動可能是正常的。但是,有些時候,即使是正常的行為也會被認為是不正常的,比如說,在不當的時候作出該行為,或行為過火。
還有一組不正常的行為,在任何情景下都是不正常的。Fraser(引用Overall, 1997) 將不正常行為定義為舉動和行為紊亂。非正常行為也可能是不適應,也就是說,這些行為在行為學上並無有用的功能,也許實際上對動物本身也是有害的。
因此,當提供有關行為的意見時,診斷始終是至關重要的,應該始終從行為發生的情景來考慮該行為。例如,當狗在室內小便時,主人可能會認為這一行為是反常的,但是,如果狗的膀胱滿了,出門的路又不通時,狗在室內小便也是正常的。此外,如果主人從來沒有教過狗哪裡是適當的廁所區,此時狗在室內排泄,這一行為也可以被認為是正常的,事實上,這是一個管理問題。
但是,如果狗已經接受了足夠的家庭訓練,而當它獨自在家時,即使可以出去,它仍然在室內排泄,這可能就是一個不正常行為。這也許是一個醫學問題,比如,糖尿病等多尿症/煩渴,或是焦慮等引起的心理疾病。
應該將行為問題與問題行為區別開來。
貓撒尿和抓撓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因為貓在不恰當的情景下做這些行為,這些本來正常的行為對一些貓主人卻成了問題。然而這兩種行為都可能是行為問題,因為它們對主人可能不只是一個問題。
當行為本身正常但卻不恰當時,處理方法應該是讓主人瞭解動物自然的行為模式,這樣一來,主人要麼學會如何糾正這一行為,如何改變環境,或者學會按照個案接受這一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