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被它們充滿真摯、熱情、坦誠、不相互設防的“狗際關係”所感動時, 有關狗狗們的“元素”就在不知不覺中對社區的人際關係產生了微妙的影響, 有關它們的新詞彙就會進入社區單調的語言系統。
我在這個有400多戶人家的社區已經住了9年了, 其中多數鄰居都成了“老熟人”, 和最熟的戶主見面時還會點下頭、寒暄幾句甚至開幾句玩笑, 但有一個前提, 那就是只能用“你”稱呼對方, 從不使用對方的尊姓大名。 為啥?因為除了極少數人之外, 我統統不知道他們的名字。 但一年多來, 因為社區養狗這個原因,
我家養了京巴“哈兒”後, 只要在大院裡玩, 一旦發現其他戶主家的狗狗, 它就主動地向其跑去, 並用嘴巴向這些“鄰居”打招呼。 時間一長, 不但這些狗狗們彼此都成了很好的朋友, 而且贏得了社區內許多愛狗者的好感甚至讚美。 他們知道每只狗的名字, 如“可友”、“辛巴”、“小黃”等等, 他們還知道每只狗的性格和絕技——會握手還是會“接吻”、“打槍裝死”等等。 但是有一天, 有個鄰居忽然笑著用“哈兒它媽”這個稱呼直呼我老婆, 老婆愣了一下馬上明白了, 並笑著回應鄰居——這讓我新鮮而吃驚。 也就是從那天起, 我開始注意這種新的稱呼方式, 並從社區裡各種公開場合的閒聊中, 陸續聽到了“哈兒它爸”、“可友它奶奶”、“辛巴它媽”、“小黃它爺爺”這樣令我大開眼界的新詞彙!
據說這種新稱呼的靈感來源於“可友它奶奶”。 她是社區一位60多歲的退休女士, 她人緣好, 人們都很喜歡她。 她有一隻雪白的貴賓犬, 每時每刻都跟隨著她, 形影不離, 冬天還常常藏在她的懷裡, 只露出一個有兩隻黑眼睛的小腦袋。 老太太不時地對自己的小狗說話, 並用“跟奶奶回家”、“讓奶奶抱抱”、“聽奶奶的話, 別胡鬧”這樣的話來指揮和教育小狗。 久而久之, 不知哪個具有語言天分的業主在社區開了個先河, 給她起了一個既不破壞社區潛規則不直呼真名 、又降低查找真名實姓成本且不會出現差錯的新名字:“可友它奶奶”。 可能是這種稱呼有助於社區的運轉並吻合社區“自然生態”的緣故吧,
但我總是覺得這個現象很奇怪:每個人都有名字啊,
為啥一到住宅社區就變成無名氏,
不得不借助“狗際關係”來進行交流呢?
後來終於想明白了。
人與人之間、家庭與家庭之間之所以要建立起交往關係,
一是因為血緣這個紐帶,
二是源于生存上的共同需要。
在農業社會,
各個家庭維持生活生產活動都不能獨立完成,
所以需要建立良好的鄰里關係,
以便在需要鄰居幫忙時不至於被對方拒絕。
但在目前的社區內,
但狗狗們和我們不一樣。 它們沒有時代概念, 除了狗糧、狗窩之外, 沒有與時俱進的物質概念, 所以, 狗狗們生存的環境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它們仍然保留著狗類歷史上最原始最本能的交往動機和交往方式, 不會覺得主動和鄰居們建立親密的關係有傷自尊, 不會因害怕鄰居在背後加以利用而嚴守自己的隱私。 當人們被它們充滿真摯、熱情、坦誠、不相互設防的“狗際關係”所感動時, 有關狗狗們的“元素”就在不知不覺中對社區的人際關係產生了微妙的影響, 有關它們的新詞彙就會進入社區單調的語言系統, 出現了“可友它奶奶”這樣新鮮而有趣的新稱呼。
那麼, 這種現象是好事還是壞事?沒事時我竟然正兒八經地對此進行了探索:人類科技越發達, 物質越豐富, 家庭或個人的獨立生存能力就越強, 導致人與人之間主動聯繫的必要性也越來越小。 尤其是進入網路時代後, 人們更是千方百計地減少朋友、熟人直接見面的機會, 同時儘量避免某個陌生人成為自己的熟人或朋友。 在這個趨勢中, 傳統愛情的模式受到了最具革命性的改變——比如用網上聊天為工具製造的“一☆禁☆夜☆禁☆情”, 竟然把愛和情截然分開, 把滿足各自的性需求作為唯一目的, 為了防止萬一發生的因性生愛, 雙方不但互不透露各自的姓名電話, 而且這種性關係只進行一次, 然後各奔東西, 互為陌路人!更有甚者,男女網友之間的性行為也不必進行肉體的接觸,而是各自在千里之外,通過寬頻、電腦軟體和性工具就完成了!這種趨勢再發展下去,終究會走到哪一步?
從這個現象看,整個國家甚至整個世界都與我住的社區沒有大的差別,“狗際關係”只是整個世界的一個縮影而已。當然,現代科技再發展,物質再豐富,也只是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方式和頻率,交際本身永遠是不可取締的。但是,如果這種合作或者交際只是以發明成功為唯一目的,而不把合作過程同時看成是建立相互信任、加深友誼的過程,那麼,人類的整體交際模式會不會變成網戀中的“一☆禁☆夜☆禁☆情”那種模式?如果是這樣,那麼,整個人類會不會朝著工具化、機器化的方向發展?當這個世界只有機器而沒有情感時,離瘋狂和毀滅還遠嗎?
也許有一天,我們將不得不回過頭來,向原始而自然的“狗際關係”中尋找生存智慧呢。
從這個現象看,整個國家甚至整個世界都與我住的社區沒有大的差別,“狗際關係”只是整個世界的一個縮影而已。當然,現代科技再發展,物質再豐富,也只是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方式和頻率,交際本身永遠是不可取締的。但是,如果這種合作或者交際只是以發明成功為唯一目的,而不把合作過程同時看成是建立相互信任、加深友誼的過程,那麼,人類的整體交際模式會不會變成網戀中的“一☆禁☆夜☆禁☆情”那種模式?如果是這樣,那麼,整個人類會不會朝著工具化、機器化的方向發展?當這個世界只有機器而沒有情感時,離瘋狂和毀滅還遠嗎?
也許有一天,我們將不得不回過頭來,向原始而自然的“狗際關係”中尋找生存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