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又名“促織”、“趨織”, 在北方的俗名叫蛐蛐, 善鳴、好鬥的天性讓鬥蟋蟀的歷史從唐代就開始拉開, 到宋代時大行天下。 在民間淵源深遠, 曾一度是宮廷盛行的遊戲, 被視為高雅的玩樂。 想要鬥蟋蟀, 一定要捕捉到好的蟋蟀。
回憶童年, 大人們總有一套細緻的捕捉方式, 有網罩、錐子等一套工具, 而我們小孩子捕捉蟋蟀不像大人那樣細緻周到, 只是帶上幾節竹管、火柴空盒或紙折的捲筒(均用來關放蟋蟀), 就到處去搜捕, 弄得一身泥土, 灰頭灰臉的。 紙折的捲筒和火柴盒很容易軋扁, 捉回來的蟋蟀都有斷足折須的,
待到約好的鬥蟋蟀之日, 兩隻蟋蟀被置於瓦盆之中, 或巨身修尾, 青項金翅, 或龐然雄偉, 銅頭鐵額。 孩子用豬鬃毛分別撩撥兩蟲之須, 兩蟲被激怒了, 遂相撲擊, 振奮作聲。 孩子們的小腦袋瓜不自覺地圍成圈, 扯開嗓子歡呼雀躍著, “加油”之聲不絕於耳。
兩隻蟋蟀在盤中大打出手, 騰躍而起, 張眉伸須, 相互咬齧, 狹路相逢勇者勝, 最終決出勝負。 雖說鬥的是蟋蟀, 但又何嘗不是人在暗中較勁?勝者洋洋自得, 顧盼自雄;輸者顏面盡失, 接連幾天悶悶不樂, 只望下次能捉到輕捷好鬥者, 一雪前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