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水族 » 水族資訊

關於藍系過背金龍的審美標準

在市場上真正能稱得上“藍底”或“過背”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而能二者兼具的則更是鳳毛麟角。 有人認為過背金相較于紅龍辨認的難度較低,

事實上挑准一隻優質的藍底過背是一件非常見功力和需要勇氣與運氣的事情。 故而區別各階段魚只表現的細微差異, 總結各種色質表現的構建方式, 對於判定魚只品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 “藍底”和“過背”是應該分開來理解的。
所謂“藍底”, 可以做兩種理解, 一是除第1、2鱗框以外的鱗片的內側部分, 二是除第1鱗框之外, 第二鱗框和其內側統稱為“底”。 由於對於第二種的定義過於苛刻, 所以只要具備第一種意義上的魚既被稱為“藍底過背”, 按這種理解, 可將帶藍色光澤的過背金分為金絲發色與金帶發色兩種類型。 魚鱗底的藍色部分的質感也十分重要。 幾乎所有的過背金幼魚帶有些許藍色的光澤,
其中相當一部分在幼年時期是絲樣的金色發色。 由於過背金龍在幼年時期都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藍色, 而藍底的基因在遺傳上屬於較弱的一環, 所以要準確地判斷一條魚的色澤發展方向有一定難度。 但藍色的龍魚總會有一些與眾不同之處:
1、藍色的質感是絲絨一般的細滑的藍, 較少會有鐵藍等金屬色調的冷感(此類魚成魚後多為粗框型的藍底)。
2、藍色的面積廣大, 佔據從第二鱗框到鱗底的全部面積, 高品質的個體即使是第五排也應絲毫不見鱗垢。
3、與金色的相界方式十分獨特, 金色如同是用極細的筆勾在鱗片的最外緣, 但感覺是在同一平面上的;若金色呈較鬆散的金砂狀或感覺突出與鱗底, 則吃框的可能性較大。

4。 真正的藍色過背往往過背不見得十分早, 20CM的個體第五排100%亮, 小珠鱗50%以上亮是基本合適的。 若在此尺寸第六排鱗片表現已達完美的魚, 反而成長後金色容易散掉, 成為金藍相溶的個體, 鎖框將會十分困難。
從體形來說, 如要挑選萬無一失的藍色龍魚, 個人認為圓臉比尖臉來的更保險。 雖然尖臉龍魚中也不乏藍色發色出色者, 但如回顧野生種群, 則多以圓臉為主。 以過背金龍的血統而言, 圓臉魚或許才被認同為純種, 而尖臉魚中混有其他血統者較多, 中魚之後不論從鱗片亮度、範圍、色澤等方面均容易後勁不足, 且成長比圓臉魚來的迅速。
過背金在30CM左右起, 成長與發色開始出現此消彼長的狀態, 這種現象主要表現在第5排鱗片上。
我們必須注意第5排鱗片在20CM時的色澤飽滿度和光度。 20CM時, 第5排鱗片的光澤如果與身體其他地方鱗片的亮度質感相若, 則更有可能成為藍色龍魚, 反之, 若第5排鱗片亮度明顯高於其他幾排鱗片, 仿佛上了層亮漆一般, 且僅有第二鱗框以外緣的光澤範圍, 則當成長到30CM時容易在第一鱗框與鱗底間出現狹長的濁鱗區域, 本已出現光澤的第5排鱗底也將相對暗淡一些, 這就是過背金在中魚階段的“失色”現象。 這種品質的魚在現在市場上相當普遍, 購買時應儘量慎重挑選。 在各種龍魚比賽中中魚組比賽一般不會選用這類魚。 這類魚到成魚階段多會恢復第5排鱗片的光澤, 第6排鱗片以走框過背為多數。
但這種魚因為鱗底色澤在中魚時經歷過大反復, 所以成為正藍色龍魚的幾率很低。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