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 不僅僅人類會患焦慮、抑鬱等心理疾病, 據科學家研究發現, 動物也是有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有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 人類的心裡疾病大多是因為社會給予的一些壓力造成的, 但動物的心裡疾病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黑猩猩肯定會傷心, 但抑鬱的表情與傷心是不一樣的。
我們無法明白這只猩猩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被囚禁的黑猩猩多有抑鬱的症狀。
弗林特是生活于坦尚尼亞貢貝國家公園中的一隻黑猩猩。 當它的母親弗羅去世時, 弗林特倍受打擊, 顯得極為傷心。 它從此變得非常孤僻, 常常凝視天空獨自發呆;接著它又開始絕食, 身體越來越虛弱。 數天后, 弗林特躺在母親曾經躺過的地方, 平靜地追隨它的母親去了另一個世界。
科學家認為, 許多動物似乎都會受到各種形式的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困擾。 不管它們是寵物, 還是動物園或馬戲團裡經過免疫處理的動物, 它們都難免有心理上的問題, 可能會變得異常傷心、焦慮, 甚至會引起精神創傷。 以前, 我們曾經認為心理疾病是我們人類特有的問題, 現在看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 許多種動物可能和我們人類一樣會遇到心理健康問題。 通過對這些不幸的動物的研究, 科學家們或許能夠弄清楚人類患有心理疾病的根本原因,
受過精神創傷的犬類通常會有焦慮或創傷後精神失調症狀。
野外生存的郊狼。
郊狼也有可能患上精神疾病。
我們曾經聽說過或看見過,一些寵物失去伴侶後變得很傷心。有時候,它們因為心理受傷太深而無法康復,有的甚至會因此而死去。弗林特就屬於此類。但是,動物的心理疾病表現形式可能是多樣的。有些寵物鳥類會中邪一樣瘋狂地拔自己的羽毛,有些寵物狗會猛舔自己的尾巴或爪子,就像有的人會像強迫症一樣一遍又一遍地洗手。有的動物甚至還會自殘。看起來,動物心理疾病的觸發因素,許多都與人類相同,如失去親人或伴侶、失去自由、受到壓力、創傷或虐待。因此,那些被關起來的動物最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在2011年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發現,那些在實驗中用於科學研究的黑猩猩、黑猩猩孤兒、被陷阱捕獲或被非法販賣的黑猩猩,都有抑鬱或創傷後精神失調症狀。一些精神壓力較大事件也會在動物的基因裡留下印跡。2014年,研究人員發現,那些獨居的非洲灰鸚鵡比那些成雙成對者基因創傷更嚴重。科學家用染色體端粒來解釋這一現象。染色體端粒就是染色體端位上的著絲點,會隨著年齡增長或壓力增大而緩慢縮小。獨居的9歲鸚鵡的染色體端粒,竟然與成對生活的 23歲鸚鵡的染色體端粒一樣短。看起來,社會剝奪問題已對鸚鵡造成了心理壓力,就和人類的心理壓抑一樣。
不僅僅是人類,心理疾病同樣會出現於其它動物身上,而且似乎已經存在了數億年。
我們的DNA影響著我們的精神健康。
突觸與許多認知過程有關,如學習新事物或集中注意力。
其它壓力事件也會在動物心理留下陰影。比如,許多軍犬都患有犬科創傷後精神失調症狀,它們的行為與那些受過戰爭創傷的士兵有些相似。為了治療這些軍犬,人們使用了一般用於治療人類恐慌或焦慮症的藥物。在民間的普通犬類中,也常見類似的行為,如因為恐懼而顫抖,它們通常都曾經從一場自然災難中倖存了下來,或是已被主人遺棄。
目前,所有的相關案例都來自圈養哺乳動物或寵物。動物行為專家馬克-貝科夫認為,這並不意味著野生動物就不會有心理疾病。貝科夫曾經在懷俄明州大提頓國家公園裡見過一隻行為極為古怪的野狼崽,他將這只小郊狼取名為“哈裡”。貝科夫介紹說,“它不太像一隻郊狼,它非常不合群,甚至似乎根本無法理解其它郊狼的語言或行為。它也不知道該如何與其它郊狼相處。”2008年,他在《動物的情感生活》一書中指出,“哈裡似乎患有郊狼自閉症。”當然,貝科夫的觀點只是一種猜測。
人類大腦的神經元網路。
當大腦的神經元出現問題時,許多精神健康疾病也隨之而來。
到目前為止,人們還很難發現野生動物是否患有心理疾病,而且也難於驗證。原因很簡單,患有心理疾病的動物在野生環境中也許不會表現出來。它們並不需要像人類那樣,患病時需要照料和説明,因為這並不是那種一定要緊急完成否則就無法生存的任務。即使有人看到了某些動物似乎很悲傷或行為古怪,他們通常也不會去試圖弄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更確切地說,很難判斷一個似乎古怪的行為究竟是不是疾病的症狀,也有可能是一次偶然出現的意外現象。在許多情況下,我們甚至不知道如何確定“正常行為”的組成要素。
美國密西西比大學科學家埃裡克-瓦倫德爾,“很明顯這是一種疾病,動物心理出現了問題。”但是,如果一種動物經歷了精神壓力事件,又沒有出現心理問題,那又如何解釋呢?“作為一位人類旁觀者,現在不清楚的是,動物的行為看起來並沒有什麼不同,也許其它的動物會說那是完全不同的。”醫生可以詢問患者感覺如何,但是動物無法告訴我們,它究竟是悲傷還是開心,它看到的是究竟是不是幻覺。“你能夠做到的,只有對它們進行細緻的觀察。試想一下,如果你僅僅是通過觀測來研究人類精神疾病患者,你也很難判斷他們的大腦究竟怎麼了。”
面對這些障礙,科學家們不得不另闢蹊徑,從動物的基因著手。澳大利亞墨爾本弗洛裡神經科學和心理健康研究所科學家傑斯-尼提亞納塔拉賈認為, “許多心理疾病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我們所知道的是,它們都有一個非常強大的遺傳組分。”從抑鬱到精神分裂,所有的心理和精神疾病都與異常行為有聯繫。這些異常行為與其它的行為一樣,都受到基因影響。因此,首先要識別出究竟是哪些基因會導致人和動物的異常行為。通過查找這些基因的起源,我們就可以找到心理疾病的病根。
科學家不出意外地發現,與心理疾病相關的多種基因也與大腦功能有關。在人類大腦中,有一種非常重要的功能體--神經元的突觸,這是各個腦細胞間相互接觸的結構,可以用來傳輸資訊。突觸與許多認知過程有關,如學習新事物或集中注意力。當大腦的這些部位出現問題時,許多精神健康疾病也隨之而來。比如,許多自閉症兒童存在學習障礙;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發現自己很難形成條理分明的思想。
許多基因都與突觸形成有關。尼提亞納塔拉賈認為,這些基因是許多認知過程的關鍵。在2012年的一項研究中,尼提亞納塔拉賈研究團隊重現了一類突觸基因--Dlg基因的進化史。無脊椎動物只有一種Dlg基因,而所有的脊椎動物都有4種Dlg基因。尼提亞納塔拉賈解釋說,在進化的過程中,原始 Dlg基因被複製兩次,因此脊椎動物都有4種Dlg基因。這種基因複製事件大約發生於5.5億年之前,也許當時就發生于浩瀚海洋中一條微小的蠕蟲體內。
DNA突變常常會導致疾病的出現。
蜜蜂也會有抑鬱症狀。
在脊椎動物體內發現的四種Dlg基因也不相同。尼提亞納塔拉賈研究團隊發現,每一種Dlg基因控制著完全不同的認知行為。尼提亞納塔拉賈解釋說,“這就表明,我們擁有更多的工具去完成不同的複雜行為,而這些行為是許多無脊椎動物根本無法完成的。”在許多無脊椎動物體內,只有一種Dlg基因,因此這種基因只有兩種狀態,開或關,就像電燈一樣。但是在脊椎動物身上,卻有四種Dlg基因,就像是變光開關,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調亮或調暗,讓動物的行為可以進行微調。總之,基因複製事件讓脊椎動物擁有更多複雜多變的行為。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這些額外的Dlg基因突變也會帶來許多心理疾病。尼提亞納塔拉賈研究團隊發現,老鼠和人類身上任何一種Dlg基因突變都會形成各種不同的認知障礙。此外,他們還發現,在漫長的進化史上,這些Dlg基因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尼提亞納塔拉賈解釋說,因為這些基因在動物大腦中起到關鍵性作用,因此進化過程中被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樣。她的資料顯示,在簡單的動物身上可以找到Dlg基因的起源。這也表明,在動物進化史的早期,智力問題和心理疾病就已開始存在。
基於上述說法,尼提亞納塔拉賈認為,無脊椎動物,如蜜蜂、章魚等都可能患有心理疾病。“我們知道,大腦中某些基因的突變,尤其是突觸基因,都對混亂行為的產生形成較大的影響。這是心理疾病的關鍵所在,對於脊椎動物來說也是一樣。如果脊椎動物中不同突觸基因發生突變,也會導致異常行為。”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相關的研究成果出現。但是,也有觀測證據顯示,無脊椎動物也會受到心理疾病的困擾。2011年的一項實驗發現,蜜蜂被劇烈地搖晃後,它們似乎因此變得更加悲觀厭世。面對花香,它們根本識別不出來,它們的行為看起來很像是不開心的樣子。這樣的觀測結果並不奇怪。我們通常將無脊椎動物當成“較低等”動物,其實它們不僅僅有大腦,而且智商比以往所認為的要高得多。這表明,動物(比如狗)可能也會有心理和情緒失常,如抑鬱或焦慮。像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似乎會影響更複雜形式的思維,因此我們希望人類應排除在外。
海豚會不會也有焦慮或抑鬱症狀?
心理疾病可能歷史相當悠久。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在2014年的一項研究中,瓦倫德爾研究團隊在45種哺乳動物身上研究了據說與精神分裂症和自閉症有關的基因。如果這些基因在人類身上變化比其它物種多,這就意味著心理或精神疾病只屬於人類。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些基因在人類身上已發生變化,而在舊大陸猴、猿類身上,甚至在種群關係相當遠的哺乳動物,如海豚身上都已發生變化。
瓦倫德爾表示,目前為止尚不清楚這些動物心理健康問題意味著什麼,要想完全弄明白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基因研究表明,所有擁有大腦的動物都有可能失去某些方面的“精神”。許多治療人類心理疾病的療法和藥物都是在動物身上進行試驗的。瓦倫德爾解釋說,“如果人類斷了一條腿,或一隻貓或一匹馬斷了一條腿,性質都是一樣的,都是物理上斷了一條腿。但是,心理健康就完全不同了,這是因為人類大腦與其它動物有很大的差異。”
其實,不僅僅是人類,心理疾病同樣會出現於其它動物身上,而且似乎已經存在了數億年。和癌症等身體疾病一樣,心理疾病一樣也可以追溯到它的機理,如我們細胞中的基因和蛋白質等。
由於同伴和親友的離去動物們也會出現一些反常的行為,會表現出悶悶不樂,或者是不吃不喝等現象,這是都有可能是因為它們的心理問題造成的,人類應該給與它們對一些關注與多一些關愛,讓它們能健康的成長。
郊狼也有可能患上精神疾病。
我們曾經聽說過或看見過,一些寵物失去伴侶後變得很傷心。有時候,它們因為心理受傷太深而無法康復,有的甚至會因此而死去。弗林特就屬於此類。但是,動物的心理疾病表現形式可能是多樣的。有些寵物鳥類會中邪一樣瘋狂地拔自己的羽毛,有些寵物狗會猛舔自己的尾巴或爪子,就像有的人會像強迫症一樣一遍又一遍地洗手。有的動物甚至還會自殘。看起來,動物心理疾病的觸發因素,許多都與人類相同,如失去親人或伴侶、失去自由、受到壓力、創傷或虐待。因此,那些被關起來的動物最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在2011年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發現,那些在實驗中用於科學研究的黑猩猩、黑猩猩孤兒、被陷阱捕獲或被非法販賣的黑猩猩,都有抑鬱或創傷後精神失調症狀。一些精神壓力較大事件也會在動物的基因裡留下印跡。2014年,研究人員發現,那些獨居的非洲灰鸚鵡比那些成雙成對者基因創傷更嚴重。科學家用染色體端粒來解釋這一現象。染色體端粒就是染色體端位上的著絲點,會隨著年齡增長或壓力增大而緩慢縮小。獨居的9歲鸚鵡的染色體端粒,竟然與成對生活的 23歲鸚鵡的染色體端粒一樣短。看起來,社會剝奪問題已對鸚鵡造成了心理壓力,就和人類的心理壓抑一樣。
不僅僅是人類,心理疾病同樣會出現於其它動物身上,而且似乎已經存在了數億年。
我們的DNA影響著我們的精神健康。
突觸與許多認知過程有關,如學習新事物或集中注意力。
其它壓力事件也會在動物心理留下陰影。比如,許多軍犬都患有犬科創傷後精神失調症狀,它們的行為與那些受過戰爭創傷的士兵有些相似。為了治療這些軍犬,人們使用了一般用於治療人類恐慌或焦慮症的藥物。在民間的普通犬類中,也常見類似的行為,如因為恐懼而顫抖,它們通常都曾經從一場自然災難中倖存了下來,或是已被主人遺棄。
目前,所有的相關案例都來自圈養哺乳動物或寵物。動物行為專家馬克-貝科夫認為,這並不意味著野生動物就不會有心理疾病。貝科夫曾經在懷俄明州大提頓國家公園裡見過一隻行為極為古怪的野狼崽,他將這只小郊狼取名為“哈裡”。貝科夫介紹說,“它不太像一隻郊狼,它非常不合群,甚至似乎根本無法理解其它郊狼的語言或行為。它也不知道該如何與其它郊狼相處。”2008年,他在《動物的情感生活》一書中指出,“哈裡似乎患有郊狼自閉症。”當然,貝科夫的觀點只是一種猜測。
人類大腦的神經元網路。
當大腦的神經元出現問題時,許多精神健康疾病也隨之而來。
到目前為止,人們還很難發現野生動物是否患有心理疾病,而且也難於驗證。原因很簡單,患有心理疾病的動物在野生環境中也許不會表現出來。它們並不需要像人類那樣,患病時需要照料和説明,因為這並不是那種一定要緊急完成否則就無法生存的任務。即使有人看到了某些動物似乎很悲傷或行為古怪,他們通常也不會去試圖弄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更確切地說,很難判斷一個似乎古怪的行為究竟是不是疾病的症狀,也有可能是一次偶然出現的意外現象。在許多情況下,我們甚至不知道如何確定“正常行為”的組成要素。
美國密西西比大學科學家埃裡克-瓦倫德爾,“很明顯這是一種疾病,動物心理出現了問題。”但是,如果一種動物經歷了精神壓力事件,又沒有出現心理問題,那又如何解釋呢?“作為一位人類旁觀者,現在不清楚的是,動物的行為看起來並沒有什麼不同,也許其它的動物會說那是完全不同的。”醫生可以詢問患者感覺如何,但是動物無法告訴我們,它究竟是悲傷還是開心,它看到的是究竟是不是幻覺。“你能夠做到的,只有對它們進行細緻的觀察。試想一下,如果你僅僅是通過觀測來研究人類精神疾病患者,你也很難判斷他們的大腦究竟怎麼了。”
面對這些障礙,科學家們不得不另闢蹊徑,從動物的基因著手。澳大利亞墨爾本弗洛裡神經科學和心理健康研究所科學家傑斯-尼提亞納塔拉賈認為, “許多心理疾病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我們所知道的是,它們都有一個非常強大的遺傳組分。”從抑鬱到精神分裂,所有的心理和精神疾病都與異常行為有聯繫。這些異常行為與其它的行為一樣,都受到基因影響。因此,首先要識別出究竟是哪些基因會導致人和動物的異常行為。通過查找這些基因的起源,我們就可以找到心理疾病的病根。
科學家不出意外地發現,與心理疾病相關的多種基因也與大腦功能有關。在人類大腦中,有一種非常重要的功能體--神經元的突觸,這是各個腦細胞間相互接觸的結構,可以用來傳輸資訊。突觸與許多認知過程有關,如學習新事物或集中注意力。當大腦的這些部位出現問題時,許多精神健康疾病也隨之而來。比如,許多自閉症兒童存在學習障礙;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發現自己很難形成條理分明的思想。
許多基因都與突觸形成有關。尼提亞納塔拉賈認為,這些基因是許多認知過程的關鍵。在2012年的一項研究中,尼提亞納塔拉賈研究團隊重現了一類突觸基因--Dlg基因的進化史。無脊椎動物只有一種Dlg基因,而所有的脊椎動物都有4種Dlg基因。尼提亞納塔拉賈解釋說,在進化的過程中,原始 Dlg基因被複製兩次,因此脊椎動物都有4種Dlg基因。這種基因複製事件大約發生於5.5億年之前,也許當時就發生于浩瀚海洋中一條微小的蠕蟲體內。
DNA突變常常會導致疾病的出現。
蜜蜂也會有抑鬱症狀。
在脊椎動物體內發現的四種Dlg基因也不相同。尼提亞納塔拉賈研究團隊發現,每一種Dlg基因控制著完全不同的認知行為。尼提亞納塔拉賈解釋說,“這就表明,我們擁有更多的工具去完成不同的複雜行為,而這些行為是許多無脊椎動物根本無法完成的。”在許多無脊椎動物體內,只有一種Dlg基因,因此這種基因只有兩種狀態,開或關,就像電燈一樣。但是在脊椎動物身上,卻有四種Dlg基因,就像是變光開關,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調亮或調暗,讓動物的行為可以進行微調。總之,基因複製事件讓脊椎動物擁有更多複雜多變的行為。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這些額外的Dlg基因突變也會帶來許多心理疾病。尼提亞納塔拉賈研究團隊發現,老鼠和人類身上任何一種Dlg基因突變都會形成各種不同的認知障礙。此外,他們還發現,在漫長的進化史上,這些Dlg基因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尼提亞納塔拉賈解釋說,因為這些基因在動物大腦中起到關鍵性作用,因此進化過程中被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樣。她的資料顯示,在簡單的動物身上可以找到Dlg基因的起源。這也表明,在動物進化史的早期,智力問題和心理疾病就已開始存在。
基於上述說法,尼提亞納塔拉賈認為,無脊椎動物,如蜜蜂、章魚等都可能患有心理疾病。“我們知道,大腦中某些基因的突變,尤其是突觸基因,都對混亂行為的產生形成較大的影響。這是心理疾病的關鍵所在,對於脊椎動物來說也是一樣。如果脊椎動物中不同突觸基因發生突變,也會導致異常行為。”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相關的研究成果出現。但是,也有觀測證據顯示,無脊椎動物也會受到心理疾病的困擾。2011年的一項實驗發現,蜜蜂被劇烈地搖晃後,它們似乎因此變得更加悲觀厭世。面對花香,它們根本識別不出來,它們的行為看起來很像是不開心的樣子。這樣的觀測結果並不奇怪。我們通常將無脊椎動物當成“較低等”動物,其實它們不僅僅有大腦,而且智商比以往所認為的要高得多。這表明,動物(比如狗)可能也會有心理和情緒失常,如抑鬱或焦慮。像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似乎會影響更複雜形式的思維,因此我們希望人類應排除在外。
海豚會不會也有焦慮或抑鬱症狀?
心理疾病可能歷史相當悠久。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在2014年的一項研究中,瓦倫德爾研究團隊在45種哺乳動物身上研究了據說與精神分裂症和自閉症有關的基因。如果這些基因在人類身上變化比其它物種多,這就意味著心理或精神疾病只屬於人類。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些基因在人類身上已發生變化,而在舊大陸猴、猿類身上,甚至在種群關係相當遠的哺乳動物,如海豚身上都已發生變化。
瓦倫德爾表示,目前為止尚不清楚這些動物心理健康問題意味著什麼,要想完全弄明白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基因研究表明,所有擁有大腦的動物都有可能失去某些方面的“精神”。許多治療人類心理疾病的療法和藥物都是在動物身上進行試驗的。瓦倫德爾解釋說,“如果人類斷了一條腿,或一隻貓或一匹馬斷了一條腿,性質都是一樣的,都是物理上斷了一條腿。但是,心理健康就完全不同了,這是因為人類大腦與其它動物有很大的差異。”
其實,不僅僅是人類,心理疾病同樣會出現於其它動物身上,而且似乎已經存在了數億年。和癌症等身體疾病一樣,心理疾病一樣也可以追溯到它的機理,如我們細胞中的基因和蛋白質等。
由於同伴和親友的離去動物們也會出現一些反常的行為,會表現出悶悶不樂,或者是不吃不喝等現象,這是都有可能是因為它們的心理問題造成的,人類應該給與它們對一些關注與多一些關愛,讓它們能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