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主要是通過舌頭以及位於舌頭周邊的叫做味蕾的感受器感覺到味道的。 人類大概擁有9000個味蕾, 而貓只有800個左右, 所以貓的味覺要比我們人類差。 我們能夠感覺到複雜的味道, 也就是說, 對於同樣的食物, 人與貓感覺到的味道是不一樣的。 原本, 動物就有各自嘗得出與嘗不出的味道。
先來說一下最基本的東西吧。 不同的動物所需要的營養素就不一樣, 依靠何種營養素獲得能量也是不一樣的。 相同的是會覺得來自能量源的營養素會更“甜”一點。 動物要想生存, 首先必要的就是能量源。 所以,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 能量源就是糖分。 所以我們會覺得糖分是“甜的”。 疲勞的時候人想吃甜的東西, 是因為身體需要攝取能量。 而對於肉食動物的貓來說, 它的能量來自於蛋白質。 因此, 貓對於富含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甜味很敏感。 蟹肉的甜味也是來自於氨基酸的甜味。 因為感覺不到糖分的甜味, 也就無法很好地消化。 貓雖然喜歡吃生奶油, 但不是對糖分做出了反應, 而是喜歡其中的脂肪。
不管怎樣, 人類感覺到好吃的東西跟貓感覺到好吃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貓有貓的營養學, 人類有人類的營養學。
通過氣味來判斷食物
貓不是通過味道來判斷食物的。 決定能不能吃的是氣味。 貓的鼻子要比人類的靈敏5~10倍。 不光是吃的東西, 自己的地盤, 是不是自己熟悉的人, 都是通過氣味來判斷的。 說貓是通過嗅覺來“看”周圍世界的, 一點都不為過。 剛生下來的小貓仔能夠吮吸到母貓的乳☆禁☆頭, 靠的也是嗅覺。 眼睛還什麼都看不到, 耳朵也聽不到, 只能依靠發達的嗅覺來探索乳☆禁☆頭。
不過, 對於靠嗅覺來判斷能不能吃的貓來說, 也有一個不便之處。 沒有氣味的東西就無法做出判斷, 也就沒法吃了。 不管是多麼“美味”的東西, 如果沒有氣味的話, 貓就沒法吃了。 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東西還處於冷藏狀態沒有氣味,
但通過嗅覺來判斷食物也並非新奇事。 人類雖然靠視覺來決定能不能食用, 但不是也有很多人會去吃那些“外觀”奇怪的東西麼?這是一樣的道理。 人類是依賴視覺的動物, 貓是依賴嗅覺的動物。 不過貓是特別忠實於自己的本能而已。 那種敢於嘗試“外觀”奇怪的食物的行為說好聽了是人類的一種挑戰精神, 說不好聽了就是失去了作為動物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