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第一次出現在獸醫文獻上是1930年, 稱之為犬的Barlow氏病, 或Moller-Barlow氏病, 現在一些書籍和文獻中還有稱犬的壞血 病、特發性骨營養不良、幹骺端骨病等。
病因不明, 多數學者認為VC缺乏是首要因素, 目前有以下幾種推論:
1.體內維生素C不足。 一般認為VC缺乏並非攝入不足引起的, 而是體內合成下降及局部對VC的利用能力降低所致。
2.過量攝入VA、VD和礦物質;
3.體內降鈣素分泌過多;
4.鈣磷比例不當;
5.營養過剩誘發。
犬的維生素C並非是從食物中攝取, 而主要由肝臟和小腸合成。 因此有人推證犬對VC的合成能力及利用功能降低會導致發生肥 大性骨營養不良。
Vc作用在於形成骨基質、保持毛細血管完整性。 橈骨和尺骨遠端是骨代謝最為活躍的部位之一, 因此此處是最早發病區域。 由於 Vc缺乏, 骨膜下的小血管脆性增加, 在肌肉和韌帶的牽拉下發生破裂, 造成骨膜下血腫, 因而局部出現腫脹, 並刺激骨膜下神經 末梢產生疼痛, 以後隨血腫的機化和骨化, 在幹骺端周圍出現新生骨。 處於發育中的骨骼由於骨樣組織和骨基質形成不足, 同時 也不能正常鈣化, 使全身骨骼出現一定程度的骨質疏鬆,
在X線上表現為密度降低。
診斷
1.依據臨床症狀、發病年齡、排除類症。
2.依據X線徵象:
X線檢查:主要發生在長骨的幹骺端, 以橈尺骨遠端的病變出現最早最明顯。 表現為骺板寬度正常, 幹骺端邊緣密度增加, 在幹 骺端內側出現一條邊緣不整的與骺板平行的低密度區, 若再發展, 則在幹骺端骨膜下逐漸出現新生骨。 隨著新生骨增加則會與骨 幹融合使骨幹增粗。
治療
1.目前尚無特效療法;
2.對症治療:退燒、止痛(類固醇或止痛藥)
3.維生素C治療有一定的效果。
0.5-1.0g/天, IV, 連用數天;然後0.5g/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