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線菌病是由放線菌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慢性傳染病, 其特徵為組織增生和慢性化膿性肉芽腫性病灶。
(症狀)犬放線菌病發生於體表皮膚及皮下組織、胸腔、椎骨體, 其次為腹腔和口腔。 並可從病變部位通過血液迴圈擴散到腦和其它組織器官。 皮膚放線菌病多發於四肢、後腹部和尾巴。 發病的皮膚出現蜂窩織炎、膿腫、破潰後可形成竇道, 向外不斷排出黃色或棕紅色分泌物並有惡臭氣味。
胸部放線菌感染, 可使肺部和胸腔同時發病, 臨床上出現肺炎和胸膜炎症狀, 體溫升高、咳嗽、胸腔積水, 叩、壓胸部敏感疼痛、呼吸困難,
骨髓炎性放線菌, 多發生於第2和第3腰椎及其鄰近的椎骨。 有骨增生。 骨膜炎、髓腔炎。 由於骨質增生、壓迫骨髓, 臨床上多見後軀運動障礙, 重之可導致後軀癱瘓。 炎症隨脊髓上行感染, 可導致腦脊髓炎及腦膜炎, 出現全身性神經症狀。
腹腔型放線菌感染, 放線菌由腸道進入腹腔, 引起腹膜炎、腸系膜炎、系膜淋巴結炎, 臨床上可見有體溫升高、腹水、消瘦等症狀。
〔診斷〕本病一般很難確診, 和諾卡氏菌鑒別比較困難。 放線菌革蘭氏染色陽性、無抗酸性, 具有分枝菌絲, 無氧條件下可生長繁殖, 諾卡氏菌通常具有部分抗酸性, 在有氧條件下才能生長繁殖。
〔治療〕放線菌對青黴素、鏈黴素、四環素及磺胺類藥物比較敏感。 可採用上述抗菌素及磺胺類藥物長期性治療, 直至症狀消除為止。 青黴素和鏈黴素的用量較其它疾病的用量要加大, 青黴素10萬單位/千克體重、鏈黴素20毫克/千克體重混合肌肉注射, 2次/日。
對於膿腫破潰的部位結合外科處理進行治療, 用青黴素、鏈黴素生理鹽水沖洗創傷, 然後創腔內敷入磺胺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