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小寵 » 龜飼養

導致龜龜“緊迫”的原因

在我們日常飼養的龜龜中, 有多少正處在“緊迫”中呢?

“緊迫”的表現有輕有重, 簡單的說, 處在“緊迫”狀態下的個體, 其實就是處在一種亞健康狀態, 輕到僅僅是不活躍, 食欲不振;重到各種併發症一起表現。 但很多時候, 我們更需要關注的, 是如何避免龜龜陷入“緊迫”。

有關導致“緊迫”產生的原因如下:

一、環境不適

這裡面有諸多因素, 甲骨文論壇一直宣導的土養, 陽光, 半開放甚至散養, 都是希望飼主可以儘量將龜龜的飼養環境佈置的貼近自然, 或者說更容易讓他們適應其中。 但很多環節並不是簡單的生搬硬套,

我們需要關注很多環境指標, 比如溫度, 比如濕度, 比如光照週期, UVB含量等等……環境溫度太高龜龜就會遭受“緊迫”, 環境太幹龜龜同樣會遭受“緊迫”, 同樣, 長時間的持續光照, 比如夜間使用有光熱源, 比如認為強制曬太陽, 都有可能導致龜龜緊迫, 對於某些品種, 環境鬱閉度不足(或是無躲藏處), 也可能導致龜龜的“緊迫”。 龜龜也是爬蟲類, 對環境的依賴程度很高, 所以為什麼養爬的圈子裡一直有句亙古不變的名言“養爬其實就是養環境”。 不過很多如我一樣, 將龜龜視為寵物的飼主, 可能在環境佈置上還很難達到接近自然的狀態, 這種前提下, 只要龜龜狀態無恙, 健康生長, 倒也無可厚非, 畢竟我們更多需要關注的, 還是龜龜的狀態。
但如果我們接手的是一隻十分“緊迫”的個體, 比如一些東南亞的野生個體, 那麼這就勢必要求我們在環境上多做些文章了。

二、疾病

這是很多國外文獻都會提及的內容, “緊迫”與疾病, 在很多情況下互為相長。 “緊迫”本身使疾病加重, 疾病同時也導致個體更加“緊迫”。 特別是在環境無法讓個體放下戒備的前提下。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東南亞的野生個體會在人工飼養下持續拒食, 反復爛甲, 最後甚至會有寄生蟲爆發等現象發生。 而在國外學者對於陸龜幼體飼養的文章中, 也會見到有對於“緊迫”導致幼體產生營養代謝障礙疾病的舉例與描述。 這是無論東南亞個體還是南美洲個體都會發生的囧況, 也許我們能做的,

就是儘量去接手一隻活潑健康的個體吧。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