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小寵 » 鳥飼養

派斯奎特氏鸚鵡

派斯奎特氏鸚鵡是新幾內亞島上一種獨立種類的珍稀鳥類, 臉部沒有羽毛、鷹喙狀的喙部等特徵狀似兀鷹, 外表與一般的鸚鵡較不相像, 黑色與鮮亮的紅色毛羽相當美麗, 籠養的數量非常非常地少, 然而野外數量也日益危急, 飲食習慣與營養需求特殊, 不易繁殖與飼養, 走私鳥經常容易死亡, 並無亞種記載, 但是研究發現有些族群的體型差異甚大, 成熟的派斯奎特氏鸚鵡可由外表區分性別, 公鳥在臉上耳部附近有一塊紅色的斑點, 母鳥則無。

體長:47cm (18.5 吋)

分佈:新幾內亞島上(包括印尼的艾利安爪哇與巴布亞紐幾內亞)

整體概述:

野外的派斯奎特氏鸚鵡是新幾內亞島上56種鸚鵡中最稀少、族群情況最脆弱的兩種鸚鵡之一, 牠們面臨著許多危機嚴重影響牠們的數量與生存條件, 除了捕捉作為國際間的活體買賣、走私外, 影響牠們最嚴重的是棲地破壞與被土著與獵人捕殺來取其鮮豔的羽毛作為傳統頭飾等裝飾品, 牠們的羽毛在某些地區是最常被買賣交易的物品之一, 棲地破壞對牠們的殺傷力十分的大, 獵人為了偷取幼鳥將樹木砍斷, 同時也將可供繁殖的巢穴徹底毀壞, 加上新幾內亞沒有啄木鳥, 樹洞原本就很少, 所以使得派斯奎特氏鸚鵡的繁殖緩慢且困難;派斯奎特氏鸚鵡主要棲息在海拔600-1200公尺雨林山區內,

但也偶爾也會出現在海拔兩千公尺與五十公尺高的地區, 牠們體型大、叫聲大且尖銳(叫聲類似巴丹, 但較尖銳), 惹人注意, 所以只在人跡罕至的山區較易發現其蹤跡, 族群數量少, 大多單獨、成對或20只左右一起聚集活動, 棲息的樹大多是鄰近水源區的獨枝高樹, 進行野外實地觀察的研究人員發現派斯奎特氏鸚鵡有著與大部分鸚鵡不同的飲食行為, 牠們幾乎只食用少數幾種種類的無花果, 偶爾會吃一些花, 這也許是籠養鳥不易適應環境, 容易死亡的原因之一;野地的繁殖無明確資料, 繁殖期大概在2月至5月間 。

飼養摘要:

人工養殖數目相當地少, 適應力很差, 轉換環境後一開始常會拒食, 加上飼者多不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性與飲食習慣,

常常發生突然無徵兆死亡的情形, 走私鳥很脆弱通常很難熬的到目的地, 由於牠們獨特的飲食需求, 餵食上應幾乎都提供蔬果食物 、打成漿汁的蔬果泥或是吸蜜鸚鵡粉, 不然很容易死亡, 而圈養的鳥舍要寬敞, 溫度不能過低或處於溫差過大的環境, 國際價格相當昂貴。

繁殖:

人工繁殖成果相當罕見, 也相當困難, 無法提供幼鳥合適的飼料是主因(因為派斯奎特氏鸚鵡幼鳥所需的蛋白質較一般的鸚鵡低), 繁殖需要大的籠舍, 提供天然中空樹幹作巢較易激起牠們繁殖的欲望, 需成對分開飼養, 一窩產下2顆蛋, 孵化期約28-31天, 3-4個月大羽毛長成;也許是幼鳥食物的關係, 幼鳥常常在一個月大時會無徵兆的死亡,

並不容易照顧。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