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孔雀魚的養殖技術 孔雀魚日常養殖注意事項

孔雀魚的養殖技術, 孔雀魚是一種常見的小型熱帶魚, 建議一開始選擇觀賞魚的時候飼養孔雀魚, 孔雀魚在觀賞魚中是最好養的, 那麼孔雀魚的養殖有什麼注意的地方呢, 下面的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孔雀魚的養殖技術, 喜歡孔雀魚的朋友可以一起進來瞭解下吧。

1、 成魚的管理, 每天餵食2-3次, 每次以1分鐘吃完食為度, 時間要固定, 晚上最後一頓喂完後儘量換掉部分的水, 時間掌握在喂完食20分鐘。 新水要求同水質, 溫度儘量一致(溫差不要大於6度), 加水要緩慢。

餵食時間參考:7:00、12:00、17:00、21:00

2、 小魚苗的管理, 剛出生的魚苗食量很小, 建議24小時後餵食第一頓(視苗的狀況而定, 如果出生時卵黃囊未吸收完, 可以48小時以後開口餵食), 最好飼喂孵化的豐年蝦, 量要儘量小, 以每條魚能吃到一點為宜。 5天之內儘量不要換水, 過了5天視水質少量換, 溫度控制在26度最佳,

溫度越高新陳代謝越快, 生長越快。 每頓要喂飽喂足, 每天不少於3頓為好。

3、 關於換水的問題:換水的目的是及時的改善水質, 魚的密度越大, 換水的必要性約大, 換水量也相應的增加, 最多可換九成水, 最好固定在晚上喂完食之後, 晚上換水的目的是晚上到早晨的時間有10個小時, 完全有時間讓其適應新水的刺激, 剛換完水, 魚的食欲是很強的, 千萬不能餵食, 易造成消化系統出問題, 造成愛魚促死, 再次餵食間隔時間要大於4個小時。

4、 魚的密度:25*20*20的水體, 一個月之內的魚苗最大可放養60尾, 2個月的魚要適當少放養, 參考數量30尾;4個月以上的魚, 數量再減半。

5、 種魚的選擇:

母魚:身子短, 腰要粗, 尾型飽滿補色好;背鰭形態依不同品種各有要求,

前沿與身體大於90度最佳, (延長背除外)。

公魚:身體比例適中受看, 尾鰭夾角大於90度, 度數越大越好;背鰭越大越好, 高背的夾角儘量大於90度。 色彩豔麗, 根據不同品種, 其品系特徵要明顯(如紋路勻稱細膩、腰粗、無畸形等)。

6、 餌料充足情況下, 小魚21天可以辨別公母, 小魚基本滿一個月後公魚就會給母魚受精, 留種的話, 一個月之內最好及時把公母分開, 防止公魚受精。 挑出品質最好的公魚與母魚受精, 繁殖下一代(3個月時最好), 不要盲目進行不同品系雜交, 會出很多次品, 浪費人力物力及時間。

7、 餌料:幹飼料與魚蟲都可, 種魚、魚苗最好餵食魚蟲, 繁殖的下一代體質好, 畸形率低;同時要注意防菌, 魚蟲冷凍投喂, 定期餵食藥餌是不錯的選擇。

8、 水的處理:自來水中有氯氣, 涼水曝氣4天, 6天最安全;條件不允許可以在自來水中放一點硫代硫酸鈉, 10升水放一大米粒大小(視水體含氯氣得多少而定, 有待進一步驗證)。

9、 倒缸的方法:分缸或新買的魚, 最好放在新水裡, 停食2-3天, 放10萬單位青大黴素針劑等抗生素可預防常見細菌感染預防魚只患病, 注意撈魚時操作要緩慢。 觀察三天, 如果看到愛魚索食積極, 體色鮮亮、無白便等不健康表現, 即可少量投喂, 五成飽為度, 六個小時後即可喂第二頓, 逐漸加大餵食量。

10、 母魚生產的方法:把待產的母魚放在新水裡, 正常餵食, 2-3天換水一次, 一般換掉五分之四的水, 刺激新陳代謝, 促進生產, 發現開始生產, 就不要換水了, 靜等生產完事,

生產期間可少量餵食凍血蟲一頓, 防止母魚吃小魚, 生產完, 把大魚撈出, (此時魚是很虛弱的, 一定要帶水撈, 最好母魚用新水單獨飼養3-5天, 餵食冰凍血蟲, 等體質恢復了再同公魚合缸), 把小缸的水儘量全倒掉, 帶水把小魚轉入新水裡, 溫差不可過大, (2度之內).。 隨後小魚缸裡放一支慶大黴素針劑或一點點高錳酸鉀(意思意思就行, 肉眼看不到顏色為度)可預防針尾病。 5天之內不用換水, 之後2-3天適當每次換水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都行(抽水的管子一定要用濃度高的高錳酸鉀浸泡幾分鐘)。 按此方法基本小魚全活。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