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水族 » 水族養護

海水魚怎麼養 怎麼辨別海水魚的雌魚和雄魚

海水魚怎麼養, 海水魚有的雌魚、雄魚差別極大(甚至判若兩種魚), 有的一生中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小魚、中魚、成魚)雌雄體色差別極大, 還有的雌雄魚簡直無法辨認。 淡水魚的一般雌雄鑒別法,在海水魚中未必可用,體形鑒別方面有部分同淡水魚的鑒別法,顏色鑒別方面則完全不同。

(1)海馬魚、海龍魚雄魚除個頭明顯大外,還有育兒囊(雌海馬魚沒有)。 在體色、體形方面的差別並不大(中小魚難以據此判斷)。 臨“分娩”的雄海馬魚、海龍魚腹部鼓脹,自然是個依據。

(2)鱝科魚(無論是鋸鱗魚還是鰻魚)體色無差別,雌魚大多數種大一些。

(3)脂科魚多數雌雄體色一致,如石斑魚(該屬有100種左右)。 原來石斑魚大多數⒉3齡幾乎全發育成雌魚,以後性反轉而變成雄魚,到5~6齡時基本上都成了雄魚。 花鰭魚常集成群,不少繁殖群只一尾雄魚。 雄魚第三背鰭棘尖長,體長於雌魚0.5~1釐米,體色無顯著差別。

(4)天竺鯛科魚雌雄體色相仿,但雄魚略長,細瞧頭略大些。 準備繁殖的天竺鯛常成對遊蕩。 產卵前雌魚腹部略鼓,受精卵含在雄魚口中,故護卵期雄魚不吃食。

(5)笛鯛科魚之雌雄辨別與石斑魚一樣難,因外形、體色均相仿。 還有一些科魚同樣難辨雌雄,僅有雌魚在產卵前腹部較大這一點較明顯,可作鑒別。 例如以下科的魚:石鱸科(胡椒鯛屬)、羊魚科、蝴蝶魚科、刺蓋魚科的絕大多數種、鸚嘴魚科的許多種、鮐科、籃子魚科、鐮魚科、刺尾魚科、塘鱧科、鱖虎魚科、鯰科、鱗鯴科、革鯴科、箱鰱科、鯴科、刺純科。 但有的卻易辨認,蓋刺魚中的勝利女神雄魚體淺褐灰色,從胸鰭上方至尾柄末,從頭頂沿背脊至尾柄,一共有3條醒目黃帶;而雌魚卻有複雜黑縱帶,背鰭黑帶連至兩鰓蓋,體側黑帶更粗且前端往上移至肩後,體帶淺藍色調,體側中下部更有∵深藍色帶。

在海水魚缸中可以觀察到勝利女神魚先雌後雄的顏色、性別轉換。 刺蓋魚中的虎皮王魚(黑斑月蝶魚),雄魚身著典型“虎紋” (橫向),而雌魚尾鰭具黑邊、全身鉻黃色且無任何斑紋。 藍寶神仙魚(帶尾月蝶魚)雄魚下半身為“虎紋” (縱向),體紫紅色,而雌魚尾鰭亦具黑邊、全身淺灰白色且亦無任何斑紋。 鸚嘴魚科的二色大鸚嘴魚,雄魚藍、綠、橙黃色等色彩豐富,而雌魚卻以褐色調為主。 五帶鸚嘴魚的雄魚顏色鮮豔,基色品紅,體側有黃綠色橫帶和黃綠色大斑;雌魚基色為綠調, 體側具5條黑褐色橫帶。 灰鸚嘴魚雄魚體基色黃綠,
唇橙黃, 體側3條綠色縱帶, 而未成熟的雄魚及雌魚體基色為棕色, 唇品紅。 總之, 鸚嘴魚科中有很多種雄魚顏色美豔, 雌魚體色較一般。

(6)雀鯛科雌雄魚體色也沒有大差別, 有個別種雄魚顏色稍微深些或略帶藍色。 一般雄魚體比雌魚大一點(能觀察出來), 但雙鋸魚的雄魚一般都比配成對的雌魚身長短0.5-1釐米。 產卵期雌魚腹部有不同程度鼓大。

(7)隆頭魚科中的大部分種雌雄魚也同石斑魚一樣不易區分, 但有的種成魚的雌雄酷似兩種魚, 易於鑒別。 如雜色尖嘴魚(尖嘴龍魚), 雄體深藍綠色;雌體前半身呈黃褐色、後半部呈黑褐色, 頭部橙紅色, 腹部微紅。 三斑海豬魚(孔雀龍魚)的雄魚體深藍綠色, 頭部有橙色帶紋與斑紋,

背鰭、臀鰭具橙色細縱帶, 尾黃色, 鰓蓋、前背、前尾柄各有一黑斑:雌魚體淡綠色, 頭紋帶或斑紋均較淡, 背臀鰭無縱帶, 尾柄上的黑斑明顯。 緣邊海豬魚, 雌雄的差異情況也類似。

(8)純形目魚有的雌雄姻色有別, 如雄米斑箱鮑魚褐底白點加藍底黃點橙紋, 雌魚僅黑底白點。

(9)鰣科魚雌雄不同, 雄魚身上紋斑往往粗些、顏色深些, 雌魚紋細些旦顏色較淺。 有的雄魚頭頂有一“雞冠”, 雌魚則沒有或僅有少許隆起。

( 10)鯔科的錦紋連鰭鰳魚(皇冠青蛙魚), 雌雄的斑紋圖案酷似, 但成雄魚的第一背鰭棘尖長, 以此可鑒別。

一般說來, 珊瑚群落的海水魚極像淡水中大河熱帶魚, 尤其像亞馬遜河中的魚, 如天竺鯛科、蝴蝶魚科、刺蓋魚科的魚常成雙人對同遊, 這與亞馬遜河麗魚科魚洪水期前後配對出遊無本質的不同;又如雙鋸魚有配對護卵的習性,也極像神仙魚等麗魚。麗魚科魚在護卵時雌魚往往負責“內務”(照看卵粒),雄魚往往負責“保衛”(禦敵),因而雄魚也較大些(如九間鳳凰魚)。海水魚雌雄體色一樣,多數雄魚略大,但有一點不同,海水魚不護仔。

這與亞馬遜河麗魚科魚洪水期前後配對出遊無本質的不同;又如雙鋸魚有配對護卵的習性,也極像神仙魚等麗魚。麗魚科魚在護卵時雌魚往往負責“內務”(照看卵粒),雄魚往往負責“保衛”(禦敵),因而雄魚也較大些(如九間鳳凰魚)。海水魚雌雄體色一樣,多數雄魚略大,但有一點不同,海水魚不護仔。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