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水族 » 水族養護

魚互相咬 魚互相攻擊需要注意的事項

4759

魚互相咬, 絕大多數魚都有攻擊性,沒有攻擊性的魚非常少。 有些魚表面看來相當溫和,卻有相當大的攻擊性。 如七彩神仙魚,看似溫和,可能霸佔吃不完的餌料,可以隨意追咬同類其他“弱勢魚”。 但七彩神仙魚對非同類魚幾乎都很“客氣”,這是七彩神仙魚溫和的一面。 要想減少普通熱帶魚之間的攻擊性,首先要瞭解熱帶魚為什麼會有攻擊性。

(1)某些熱帶魚為捕食性魚類,幼小魚階段就已有“狼子野心”,小魚攻擊大魚或雖不能鯨吞與自體差不多大的魚,但也要“蠶食”其一部分,這是其食性所決定的。 當然,有的熱帶魚捕食性比較晚才顯現出來,因此幼小魚階段攻擊性不很強,如地圖魚等。

(2)一般魚的攻擊囚對食物的爭奪引起。 它們必須把別的魚趕走才能佔有或吞食某一餌料。 它們往往個大牙鋒利。 在珊瑚群落中,食性相同的魚總是“不共戴天”。

(3)成熟的魚在繁殖、配對前最具攻擊性。

攀鱸科、口孵魚類的雄魚,為爭到有利的繁殖場所而拼死“戰鬥”。 有了地盤,雌魚總會來產卵的。 麗魚科魚不但雄魚搶佔地盤,雌魚也加人地盤的紛爭。 開始時雄魚把其他的雄魚趕走,雌魚把其他的雌魚趕走,大局定下來了,這時得勝的這對魚便守護著這塊地盤,把所有“來犯之敵” (包括其他魚和動物),統統趕走。 看來這“攻擊性”也是魚的繁衍天性。

(4)為了獲得固定的餌料來源,佔領特定的空間處所(所謂生態位),對同類總是毫不留情地驅逐追咬(同類往往意味著爭奪同樣食物),遇到強者不免鏖戰,戰敗者灰溜溜地被趕走。 這種情況在非洲大湖、亞馬遜河均易見到,尤其是在熱帶海洋珊瑚群落(每一種可利用的食物資源或每一生態位都有固定)的魚類,遵循“同類相斥”的原則,而與異類和平共處。

明白了原因,處理的辦法就有了。

(1)儘量不混養捕食性幼小魚。 捕食性幼小魚體長懸殊的亦不能同缸養,弱小的被吞食、蠶食的可能性極大。

(2)對於一些“霸道”的魚和兇猛的魚,要另缸養和單養。 例如龍魚、花羅漢魚常單養,既避免了對他魚的攻擊,又保證了不被他魚攻擊。 當魚缸移走一兩尾“霸道”的魚之後,還會補一兩隻或幾隻“霸道”的魚,總不能把絕大部分魚都移走。 因此移走一兩隻“霸道”的魚後,投喂要得法,即應該在魚兒比較餓時投喂六七分飽的餌料,同時要把餌料分散開(至少也要分為數個投喂點),這樣所有魚都吃到餌料,並且幾分鐘內餌料一掃而光,並無半點殘餌。

過⒉3小時後如法炮製,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基本上消滅了“弱勢魚”,整缸魚均能健康生長。

(3)對於在飼養缸中已配好對的麗魚,要及時移到專缸養或繁殖缸中養,這樣就暫時消除了“戰火”,原飼養缸能暫時平靜一陣子。

(4)海水魚缸除花~gHb魚、梅鯛魚、鰻鯰魚等少數種類外,一般不能飼養同種同規格的魚,如兩隻刺蓋魚(皇后神仙魚)、兩隻盾尾魚(口紅吊魚)、兩隻大鱗鰱魚等。

(5)海水魚中的許多幼小魚,如蝶魚和蓋刺魚、各種雀鯛魚,它們往往顏色相近(實際上意味著它們的食物相近或相同),因此也最好不要把它們當成不同種魚,因為同樣有攻擊與被攻擊的問題存在,應該多加留神,做好移魚、隔離魚、調換魚等,保證整缸魚和平相處。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