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要看鳥的大小(儘管都是雛鳥),
雛鳥是一天一個樣,
我們姑且把它們分成20天以內和20天以後的。
因為20天以內的鳥,
只會找食吃,
只要一伸手或一拍籠(響動),
全都張嘴要食,
很難判斷。
20天以後的鳥,
採用上述辦法可能會有一些幫助。
2、我一般不主張買睜眼前(7~8天)的鳥,
此時的鳥,
餵養要求高,
容易夭折,
沒有充分的經驗,
最好不要選擇。
但這種鳥一旦喂好、喂活,
不管是教說話,
還是調教防飛,
都要勝於其他天數的鳥,
這是其優勢。
我一般主張買10~25天左右的鳥,
此時的鳥,
羽毛已大部覆蓋,
容易保暖,
最大的好處是比較容易餵養,
3、一般選擇:首先, 在選擇前, 要瞭解鳥販有多長時間沒有喂鳥了, 但從鳥販那裡很難獲得準確資訊, 因為鳥販為了賣鳥, 往往要適當餓一下鳥, 這樣, 買主在買鳥時, 雛鳥的反應才強烈, 很容易獲得買主親睞。 而剛喂過食的雛鳥, 不管你是在餵食還是拍籠去試探, 反應都不會很強烈, 而這些鳥並不一定就是弱智鳥。
4、在瞭解鳥販餵食情況以後, 在同窩(鳥販往往是同窩逐一餵食的)的情況下, 選擇食欲旺盛的, 尤其是雛鳥。 手拿一坨食, 在各鳥的上方緩緩移動, 嘴張得大, 脖子伸得長, 尤其是頭隨著買主的手而移動著, 毫無疑問是比較聰明的鳥, 如果是大一點的鳥, 能跟著餵食的手而走動或追逐, 甚至踩著其他鳥追過來的, 無疑更是上品, 實際上這很容易理解。 食欲好的鳥,
5、然後, 在同窩裡, 選擇體型大, 較重, 肉較緊實, 毛衣緊, 雙翅收得緊, 肛門周圍乾淨, 解便成條型, 上有白附著。 較愛活動。 不怕人, 膽大, 不避人手, 甚至追逐人手、啄人手者。 捉上人手後, 雙爪抓得牢, 雙腿有力, 站得穩, 站住人手上, 頭朝向人, 並敢索食者, 應優先選取。
6、頭:不管是鷯哥還是八哥, 頭應大、方, 轉動靈活。 嘴應大, 嘴跟要寬(可以間接判斷顱腔容積, 從而幫助判斷其聰明程度), 這樣的鳥長大後嘴很粗壯, 喉管粗大, 聲音大, 嘹亮, 音質好。 八哥宜選嘴偏短者。 鷯哥宜選嘴長, 嘴殼要薄, 色澤均勻一致, 不帶黑色等雜色。 嘴上、下殼應閉合緊密, 不能有閉合不嚴, 及嘴尖偏斜等。
7、頸:脖子應長, 轉動靈活, 脖子上的毛應伏順, 緊貼頸部, 不能“炸毛”, 尤其是鷯哥。 這樣的鳥長大後站姿很“雄”, 體型很漂亮。 鷯哥的耳線(黃色肉瘤)應越細越好, 最好能窄細如線, 而且耳線越靠頭頂越好。 鳥越小, 耳線越不明顯, 也越不好選。 要多方比較。
8、眼:“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選眼很重要。 眼應全部應位於口裂的上方, 而且應越靠近頭頂越好。 眼要大、圓、鼓(突出), 明亮、清澈, 最關鍵是要有神。 眼周圍不應有分泌物。 否則不要選取。 瞳孔應偏小, 能隨光線較緩慢地收縮和舒張。 舒縮很緩慢者, 為弱智鳥的表現;瞳孔舒縮很快,
9、體型和毛衣:我主張總的原則是“毛薄體長”。 體型要大, 身材修長, 尾羽要長、緊(有的朋友選擇八哥時主張“五短”)。 胸骨要平直, 無彎曲, 兩側胸肌應豐滿、厚實(可幫助判斷其營養狀況)。 毛衣應厚薄適度, 平滑, 適當偏薄更好。 雙翅扇動或抖動時應對稱。 在此基礎上, 能選擇到“五白”則更理想(八哥)。
10、腳、爪:腳、爪應粗壯 、握持有力, 站立、行走平穩, 無缺趾或脫甲, 各個小關節活動靈活(這點很容易被鳥友們忽略)。 顏色我覺得不是太重要, 但如果能選到“黃腿黃爪”, 那當然會更讓人滿意的。 畢竟“黃腿黃爪”較少, 物以稀為貴嘛!
11、聲音:很多鳥友在買鳥時, 不注意聲音的挑選, 認為沒有必要或不到時候。 這是個誤區。尤其是在選擇鷯哥是更重要。選擇時應選聲音尖、大、亮,透音強,不嘶啞或帶有其他雜音者為佳。此時是完全可以選擇的。
12、緣:不管怎麼樣選鳥,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有一點,那就是——緣分。乍一聽有點唯心,但我相信有很多的鳥友都與我有同感,你們說是吧?要不然在那麼眾多的鳥兒中,你偏偏就選中了你的那一?有很多鳥友可能根本就沒有怎麼選,一下看中一隻,覺得與自己有緣,就認定它了,結果拿回家,覺得還不錯。你說不是緣分是什麼?說白了就是“緣分加運氣”,朋友,你說是嗎 這是個誤區。尤其是在選擇鷯哥是更重要。選擇時應選聲音尖、大、亮,透音強,不嘶啞或帶有其他雜音者為佳。此時是完全可以選擇的。
12、緣:不管怎麼樣選鳥,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有一點,那就是——緣分。乍一聽有點唯心,但我相信有很多的鳥友都與我有同感,你們說是吧?要不然在那麼眾多的鳥兒中,你偏偏就選中了你的那一?有很多鳥友可能根本就沒有怎麼選,一下看中一隻,覺得與自己有緣,就認定它了,結果拿回家,覺得還不錯。你說不是緣分是什麼?說白了就是“緣分加運氣”,朋友,你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