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植物 » 多肉植物

至少能讓90%多肉植物順利成活的懶人做法

這裡寫到的多肉植物種植有別於一些普遍認知, 關於種植方法, 並沒有唯一正確的方法, 完全因各人習慣及經驗而異, 正所謂“不管黑貓白貓, 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

網上流傳著各種各樣大師們關於多肉植物養殖的“教誨”, 多是長篇大論, 把多肉搞得好像多麼難養似的。 當然嘛, 不否認很多多肉確實要難伺候一些, 這些“教誨”也基本是正確的方法, 但是……大家不覺得按照有些文章的說法, 要是生產溫室照著做, 不得累死麻煩死?真正的生產者如何處理?根據本人的經驗, 以及看到的一些生產大棚的種植方法,

來說說至少能讓90%多肉順利成活的懶人做法~(剩下10%是個性化的, 依不同種類植物的生長習性而異。 )

土:無菌

任何普通基質皆可, 無論是黃土、泥沙、草炭、蛭石、珍珠岩、煤渣、園土……重要的在於:無菌。

一般生產大棚普通的品種、大量繁殖的種類都是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混合而成, 草炭提供營養, 蛭石保水, 珍珠岩透氣。 稍好一點的種類可以用鹿沼土、樹皮、椰糠等, 但絕非必要, 幾乎所有種類都可以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搞定。 看看多肉原產地就知道, 其實很多種類基本就是生長在戈壁灘, 有如此好的環境很不錯了, 拿點沙土養就好。 沒有草炭蛭石珍珠岩的盆友們可以用蛭石和營養土(都有小包裝賣)混合, 1:1或者蛭石稍多些會比較好。

無論任何基質, 都有死與活的可能, 那麼生死的分界線在於:是否有菌。 所以, 所有基質在使用時都應摻入0.5%~1%的多菌靈、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及類似殺菌劑, 複配是最好的, 單用也可以, 但不用是不可以的, 如果確實想保活的話。 植物的腐爛只有一個直接原因:菌類感染。 因此殺菌是保活的關鍵點。 水澆多了可能會誘發根系缺氧死亡, 進而引發細菌感染植株死亡, 但是仍然需要有細菌為害。 只要使用了足夠的抗菌劑, 水較多一點、天天澆、夏天澆, 都是可以的。 不信?大概你沒見過仙人掌和青苔共舞吧~

原生境

原生境

原生境

編輯:野魚

十二卷與青苔共舞

種仙人掌如種白菜

多肉在冬季溫度低的時候, 正是生長季節, 很難被細菌感染, 而一旦進入夏季休眠,高溫高濕極易導致腐爛。因此,入夏時每隔一個月澆一次抗菌劑十分有幫助。

抗菌在多肉種植中非常重要,甚至高於土壤的選擇和澆水方法。有些人不使用抗菌劑為什麼也能養好?一個因為有些種植時間較長的植物本身根部菌類已經達到平衡,就像人類的腸道,有害菌無法為害;要麼澆水非常謹慎,濕度不適宜有害菌生長;或者植物比較健壯,抗性較強。為什麼有些植物使用大量抗菌劑仍然義無反顧地死掉?主要因為有害菌已經深入植物體內,抗菌劑無法有效滲入。

水:少量多次

前面說過了,只要有抗菌劑,水其實不是問題。這其實非常好理解,多肉植物大部分種類都可以水培的,因此多肉和水並非一對冤家。我養的多肉無論冬夏都保持一周澆三次水,大部分多肉都對此表示滿意。澆水的關鍵點不在於頻率,而是在於每次澆的量。少量多次,無敵原則。有些人一個月才澆一次水,但是每次都澆透,完蛋了。多肉切不可澆透。至於是否有必要坐盆,對於養了好幾百盆的人來講好有壓力。少量多次吧~

補充:

1、在一般栽培條件下,大部分景天類、番杏類、百合(十二卷類)等是夏休眠(半休眠)植物,在春、秋及極端最低溫度高於0℃、最低溫度高於5℃、最高溫度高於10~15℃的冬季生長較快;仙人掌類、大戟類、蘿藦類冬季休眠(半休眠),在春、秋及溫度低於35℃的夏季生長較快。總的來說,多肉類植物是較喜冷涼的,這和大部分多肉植物的原產地氣候條件是相適應的。原產地大多夏季高溫少雨,秋冬春氣候冷涼。

2、菌類平衡:為什麼水澆多、濕度高了植物會死?因為細菌、真菌類的是喜高溫高濕的。多肉類植物對菌類是非常敏感的,不加殺菌劑當然也能夠養活,加入殺菌劑輔助一下不是更好?據我所知大部分專業多肉種植戶在配土的時候都要加入殺菌劑輔助的。當然,理想的狀態是,植物根部能夠有多種放線菌、枯草桿菌等有益菌種,能夠天然地抵禦有害菌的繁殖,這就像人類的腸道一樣,本身有大量有益菌在保護,吃抗生素反而會破環菌類平衡。但是多肉植物不太一樣,很多植物是幾乎不帶根種植的,土壤環境對於植物來講是全新的,多肉本身大部分不是菌根植物,不會自帶一些有益菌,所以這樣的環境就非常容易被環境中的有害菌侵染。

質疑觀點:

1、生死分界線並不在於是否有菌,而是根系在基質中能否正常生長。透氣性不好的基質(比如lz用的黃土),就算真的完全無菌,也會嚴重阻礙根系呼吸作用導致根系死亡。多肉植物不是水稻,它們的水培和綠蘿神馬的不一樣。

2、“植物的腐爛只有一個直接原因:菌類感染。”這句話把細菌作為根系死亡的萬惡之源,是錯誤的。沒有細菌作用,根系也會因為各種原因死亡,細菌只是讓根部腐爛得讓人能聞出來罷了。以多肉植物能水培為依據,將其往水裡一泡,放很多消毒殺菌劑就成。照此邏輯,為何大棚不用水培?為何還要費心配土、裝盆?另外,“十二卷與青苔共舞”的事情不用殺菌劑也能做到,只要環境濕度大就行,與是否用了殺菌劑無關。

3、“只要使用了足夠的抗菌劑,水較多一點、天天澆、夏天澆,都是可以的。……為什麼有些植物使用大量抗菌劑仍然義無反顧地死掉?主要因為有害菌已經深入植物體內,抗菌劑無法有效滲入。”植物會死不是因為照顧不周,而是在某個遙遠的時刻病菌已經侵入了!要不就是殺菌劑放得不夠多~無視栽培技術,光靠殺菌劑,捨本逐末。

4、“……要麼澆水非常謹慎,濕度不適宜有害菌生長;或者植物比較健壯,抗性較強。”土壤濕度變化對根系的影響大於對有害菌的影響,因此澆水首先考慮的是植物能否吃得消而不是其它。園藝愛好者追求的境界是植物根系有個動態平衡,而不是靠藥來殺光有害的一方來保證另一方的健康,好比人要注意靠飲食來調節腸道平衡,而不是用各種抗生素殺光所有腸道細菌。

編輯:野魚 而一旦進入夏季休眠,高溫高濕極易導致腐爛。因此,入夏時每隔一個月澆一次抗菌劑十分有幫助。

抗菌在多肉種植中非常重要,甚至高於土壤的選擇和澆水方法。有些人不使用抗菌劑為什麼也能養好?一個因為有些種植時間較長的植物本身根部菌類已經達到平衡,就像人類的腸道,有害菌無法為害;要麼澆水非常謹慎,濕度不適宜有害菌生長;或者植物比較健壯,抗性較強。為什麼有些植物使用大量抗菌劑仍然義無反顧地死掉?主要因為有害菌已經深入植物體內,抗菌劑無法有效滲入。

水:少量多次

前面說過了,只要有抗菌劑,水其實不是問題。這其實非常好理解,多肉植物大部分種類都可以水培的,因此多肉和水並非一對冤家。我養的多肉無論冬夏都保持一周澆三次水,大部分多肉都對此表示滿意。澆水的關鍵點不在於頻率,而是在於每次澆的量。少量多次,無敵原則。有些人一個月才澆一次水,但是每次都澆透,完蛋了。多肉切不可澆透。至於是否有必要坐盆,對於養了好幾百盆的人來講好有壓力。少量多次吧~

補充:

1、在一般栽培條件下,大部分景天類、番杏類、百合(十二卷類)等是夏休眠(半休眠)植物,在春、秋及極端最低溫度高於0℃、最低溫度高於5℃、最高溫度高於10~15℃的冬季生長較快;仙人掌類、大戟類、蘿藦類冬季休眠(半休眠),在春、秋及溫度低於35℃的夏季生長較快。總的來說,多肉類植物是較喜冷涼的,這和大部分多肉植物的原產地氣候條件是相適應的。原產地大多夏季高溫少雨,秋冬春氣候冷涼。

2、菌類平衡:為什麼水澆多、濕度高了植物會死?因為細菌、真菌類的是喜高溫高濕的。多肉類植物對菌類是非常敏感的,不加殺菌劑當然也能夠養活,加入殺菌劑輔助一下不是更好?據我所知大部分專業多肉種植戶在配土的時候都要加入殺菌劑輔助的。當然,理想的狀態是,植物根部能夠有多種放線菌、枯草桿菌等有益菌種,能夠天然地抵禦有害菌的繁殖,這就像人類的腸道一樣,本身有大量有益菌在保護,吃抗生素反而會破環菌類平衡。但是多肉植物不太一樣,很多植物是幾乎不帶根種植的,土壤環境對於植物來講是全新的,多肉本身大部分不是菌根植物,不會自帶一些有益菌,所以這樣的環境就非常容易被環境中的有害菌侵染。

質疑觀點:

1、生死分界線並不在於是否有菌,而是根系在基質中能否正常生長。透氣性不好的基質(比如lz用的黃土),就算真的完全無菌,也會嚴重阻礙根系呼吸作用導致根系死亡。多肉植物不是水稻,它們的水培和綠蘿神馬的不一樣。

2、“植物的腐爛只有一個直接原因:菌類感染。”這句話把細菌作為根系死亡的萬惡之源,是錯誤的。沒有細菌作用,根系也會因為各種原因死亡,細菌只是讓根部腐爛得讓人能聞出來罷了。以多肉植物能水培為依據,將其往水裡一泡,放很多消毒殺菌劑就成。照此邏輯,為何大棚不用水培?為何還要費心配土、裝盆?另外,“十二卷與青苔共舞”的事情不用殺菌劑也能做到,只要環境濕度大就行,與是否用了殺菌劑無關。

3、“只要使用了足夠的抗菌劑,水較多一點、天天澆、夏天澆,都是可以的。……為什麼有些植物使用大量抗菌劑仍然義無反顧地死掉?主要因為有害菌已經深入植物體內,抗菌劑無法有效滲入。”植物會死不是因為照顧不周,而是在某個遙遠的時刻病菌已經侵入了!要不就是殺菌劑放得不夠多~無視栽培技術,光靠殺菌劑,捨本逐末。

4、“……要麼澆水非常謹慎,濕度不適宜有害菌生長;或者植物比較健壯,抗性較強。”土壤濕度變化對根系的影響大於對有害菌的影響,因此澆水首先考慮的是植物能否吃得消而不是其它。園藝愛好者追求的境界是植物根系有個動態平衡,而不是靠藥來殺光有害的一方來保證另一方的健康,好比人要注意靠飲食來調節腸道平衡,而不是用各種抗生素殺光所有腸道細菌。

編輯:野魚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