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
包括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等, 如真菌、細菌、植原體、寄生性種子植物和莖線蟲等生物性病原, 都能危害花木幹、莖、枝;非生物病原:低溫、乾旱、日灼等如高溫引起日灼病, 低溫引起凍裂傷害和枯梢等症狀。
症狀
有幹鏽、潰瘍、叢枝、枯萎、瘤腫、腐爛、流膠等, 發生嚴重時導致莖幹的枯萎死亡。
病原侵染來源及途徑
幹、莖、枝病害的病原物主要在病殘體上、轉主寄生上以及土壤內越冬, 這些場所都是病害的重要侵染來源。 侵入途徑, 真菌和細菌通過莖幹表面傷口、壞死的皮孔侵入寄主, 有的還在寄主死組織上過一般腐生生活,
防治方法
1、加強檢疫, 防止帶病苗木傳播蔓延。
2、選育抗病品種。
3、清除侵染來源, 例如剪除病枝、掃除落葉、拔除病株、剷除枝幹銹病的轉換寄主, 進行土壤消毒, 撒石灰翻耕土壤, 利用太陽熱力曝曬等處理滅菌, 是控制侵染來源主要措施之一。
4、合理施肥, 增施磷鉀肥。
5、合理疏枝, 剪除病枝等, 以利通風透光, 促進花木長勢良好, 提高抗病能力。
6、消滅傳播介體, 當發現葉蟬應及時噴50%馬拉硫磷乳油或20%嗪農乳油等1000-1500倍的液殺蟲劑, 並消滅周圍雜草及菟絲子, 以減輕發病。
7、可多菌靈或福馬林等處理土壤。
8、當發現莖幹發病後, 可用藥物或生物製劑, 將植物病組織刮除後, 傷口先用皂礬(FeSO4)氧化鋅等消毒、滅菌源, 保護傷口不再感染。
9、當病害大發生時可噴治療劑能起到急救作用, 如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 能直接殺菌和抑制病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