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杜鵑花在新手手裡是算是比較難養的, 因為各地的氣候不同, 特別是北方, 買來的時候很好, 養不了多久及落葉, 掉蕾, 只要多瞭解西洋杜鵑花的習性要想養好西洋杜鵑花也不是那麼難。
一、西洋杜鵑花的生長習性
喜溫暖、濕潤、空氣涼爽、通風和半陰的環境。 要求土壤酸性、肥沃、疏鬆、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 夏季忌陽光直射、應遮陽, 常噴水, 保持空氣濕度。 土壤以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質壤土良好。 盆栽土壤用腐葉土、培養土和粗沙的混合土, pH在5~5.5為宜。
二、西洋杜鵑花養殖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1、花後植株易枯死
解決關鍵:空氣濕度要適中。
西洋杜鵑對空氣濕度的要求較嚴格。 溫室大棚中蒔養的西洋杜鵑, 只要保證溫室地面不積水, 在正常的情況下, 其空氣濕度完全可以適合杜鵑生長。 需要指出的是在裝有空調的房間裡, 空氣濕度遠遠小於杜鵑花的生理需求。 因此, 會出現葉色枯黃, 花後大部分植株枯死的現象。 這正是西洋杜鵑蒔養困難的癥結所在。 只要蒔養時每天都向杜鵑花的葉面噴灑清水以提高植株周圍的空氣濕度, 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2、植株兩側生長不均衡
解決關鍵:日常澆水施肥要均勻。
由於西洋杜鵑的培養土必須是疏鬆透氣的基質, 實際蒔養中採用的大多是松葉土, 其透水性相當強,
3、植株零星開花, 花期不一致
解決關鍵:適時集中打頭。
從經營者的角度來看, 花卉在節假日等用花高峰期開放才能贏得最大利潤, 因此, 西洋杜鵑的集中、按時開放至關重要。 打頭是調整花期的重要手段, 經驗證明, 西洋杜鵑在春節期間達到盛花期應在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進行一次集中打頭, 在打頭過程中植株的各個枝端務必徹底,
4、植株出現“小葉病”
解決關鍵:防治蟎蟲。
西洋杜鵑本身抗性較強, 但在操作不當的情況下也有病蟲害發生, 除常見的褐斑病、缺鐵症外, 還有一種常見症狀, 它一般最先發生的部位在植株的新梢, 葉呈簇狀, 不舒展且葉色偏黃, 與果樹的小葉病症狀極為相似, 因此習慣稱它為杜鵑“小葉病”。
大多數花農也自然而然地認為西洋杜鵑的“小葉病”也是缺鋅引起的生理病害, 用盡各種方法給杜鵑植株補鋅但效果不佳。 事實上西洋杜鵑的這種病症是由蟎蟲引起的, 我們在植株進溫室或購買時剔除病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