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一般在10月份即移入室內, 往往越冬期間能安全度過, 但春暖花開時卻反而死亡。 早春死亡原因何在?如何預防?
一、有人認為溫度偏高勝似偏低, 讓越冬溫度超過15℃, 使得米蘭越冬期間過多消耗養分, 造成植株虛弱, 而頂梢又易萌發嫩梢新芽, 一旦出室, 遇低溫、旱風, 就會出現幹梢、凍害現象。 應保持10℃至1 2℃的溫度為宜, 適合米蘭冬眠, 有利來年生長。
二、春季, 植株從休眠狀態轉入生長, 頂芽萌動, 但枝葉生理功能一時未能恢復, 抗寒能力弱, 儘管氣溫並不低, 也易受害。 應勤洗枝葉, 注意保溫通風, 以防出現葉落枝枯現象。
三、春寒逼人, 或氣溫變化過大, 植株所處環境變化無常, 即使溫度較高, 但因植株受熱, 蒸發量猛然加大, 而盆土升溫慢, 根部吸水困難, 使體內水分供應失去平衡, 易引起植株抽條、乾枯夭折。 應注意春季出房遲些好, 可從4月中旬開始, 每天中午開窗通風降溫, 增加陽光直射, 逐步適應外界環境。 待4月底氣溫基本穩定時, 再選氣溫較正常、無風的陰天或雨天移出室外, 置放在朝東南方向不受西曬影響的地方, 恢復肥水供應, 促其生長。 如遇突然風暴、寒流或晚霜, 仍應採取適當的防寒措施, 必要時暫搬入室。
所以, 預防米蘭早春死亡, 應從越冬管理著手, 整個越冬期間宜放置在通風向陽的窗前, 經常用溫水噴洗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