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雨湮沒猛獁科學家心存疑慮
納米金剛石使一些科學家相信,猛獁的滅絕與天體碰撞有關。
3月31日的傍晚,在美國卡本代爾市南伊利諾大學的校園中,12名大學教員和學生正圍坐在一起享用一頓豐盛的“猛獁烤肉”,接下來他們將觀看美國公共電視臺(PBS)的《新星》(NOVA)節目。即將播出的是一個很受關注且爭議頗多的節目――一次災難性的天體碰撞導致生活在北美洲的猛獁和其他許多大型動物在距今12900年前滅絕。真的是這樣嗎?
“這只是《新星》的一次演出。”這次燒烤的主人、地質學家Nicholas Pinter表示,“它很有趣,這裡有很多很棒的動物,但是在聚會上,很多人都對碰撞的故事提出了懷疑。”事實上,之前在格陵蘭島首次發現的新證據為真的存在這樣一個來自宇宙的殺手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由24名研究人員組成的鬆散團體曾在2007年10月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文章,提出了上述天體碰撞假設。他們在距今12900年前――大約是猛獁滅絕的時間――形成的一個薄沉積層中發現了6個被認為是彗星或小行星高速碰撞後留下的痕跡。然而這些證據並不足以完全支撐起這個故事。
如今,納米金剛石的發現又重新讓這一假說活了起來。研究人員在今年1月份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在遍佈北美洲和歐洲的具有12900年歷史的相同沉積層中找到了一些納米尺度大小的金剛石。他們斷定,這些納米金剛石只有可能來自於天體碰撞。
在《新星》節目中,電視觀眾看到奧羅諾市緬因大學的冰川學家Paul Mayewski和同事,正在挖掘格陵蘭島上與發現納米金剛石的沉積層同時代的冰川。最終他們在冰川中也發現了納米金剛石。Mayewski在電視節目中表示:“它們絕對是證明當時曾經下過流星雨的關鍵。”然而有評論家指出,那些納米金剛石會隨著微小隕石而不斷飄落到地球表面,並通過某種方式濃縮在沉積層中,例如被沖刷到湖泊中。但是Mayewski和他的同事表示,在冰川中發現納米金剛石――這裡不會發生上述過程――反駁了這些評論家。
觀看過這期節目的碰撞科學家在享受樂趣的同時扔不免心存疑慮。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史密森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礦物學家Bevan French表示:“我仍然不相信納米金剛石本身代表了來自地球以外的物質。”French說,礦物學家還需要證實這些納米顆粒確實是金剛石。一旦得到證實,還需要有人搞清它們是否來自於隕石以外的其他地方。French強調:“儘管我並不相信這是真的,但我還是會繼續關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