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針尾病怎麼治療 要掌握正確的方法
孔雀魚針尾病怎麼治療,孔雀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是比較強的,對於沒有飼養經驗的魚友來說孔雀魚是比較好的選擇,但在飼養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孔雀魚生病的情況,那孔雀魚針尾病怎麼治療呢?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一下吧。
孔雀魚的觀賞價值重在其尾,而坑爹的事偏偏孔雀魚針尾的得病症狀又在尾巴上,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觀賞效果。通常來說,孔雀魚針尾的患病魚的尾鰭夾角明顯變小,甚至呈錐形,如同針尖一般,這種狀態的病魚,觀賞價值已經完全喪失。患針尾病的孔雀魚會出現焦躁不安、魚鰭夾緊、遊動不規則、離群,且患病後逐漸消瘦,不及時治療的話會漸漸死亡。這還是其次,更可怕的是孔雀魚針尾病具有潛伏性和傳染性,也就是說,你會忽然發現魚缸很多魚同時得了針尾,因此當你發現有少量魚針尾時,你應該慶倖,並要及早隔離出來。
很多魚友覺得孔雀魚針尾病的產生與環境不良有關,也有資料顯示其原因主要是嗜水汽單胞菌所致。但通常情況下,孔雀魚成魚很少會得針尾病,針尾病主要是在 1-2月左右的幼魚中流行。更不可思議的是,不同品種的孔雀魚幼苗發病的幾率也是不一樣。且經常在針尾病的魚群中也有個別魚仔不會得病,這就說明針尾病的傳播與魚只本身的抵抗力有關。
像孔雀魚針尾這種嚴重的疾病,只有在早起發現才有治療的意義,因此當養殖孔雀魚密度較大時,一定要勤於觀察。只要發現了魚缸中有可能是針尾的病魚就要立即隔離處理,且原缸也要勤換水,並下藥預防。要做到寧可錯殺也不可遺漏,這樣才能保證你全缸孔雀魚的的安全。而且針尾病得了基本上就不要幻想魚能自己痊癒,及時、快速的隔離才是王道。
孔雀魚針尾病的治療方面,在藥物的選擇上,呋喃西林(俗稱黃粉)和鹽其實應對豎鱗和充血還行,針尾的話就缺乏藥效了,甲基藍、慶大黴素也是對針尾的幫助微乎其微。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是執著用上述藥品,很可能會讓你的魚病情加重,從而錯過治療良機。根據藥性以及不少養魚人的經驗,很多朋友都認為土黴素治療孔雀魚針尾病的效果是最佳的。土黴素屬於治療預防一體化的藥物,很容易買到而且便宜。
在治療孔雀魚針尾時,土黴素的用量一般都是3升水1粒藥片,如果是預防的話,用量可以減少。而且土黴素在藥性上來說不會危害到魚缸內生物的安全,可放心使用。投放土黴素治療孔雀魚針尾時,一般不需要刻意的搗碎或者弄成水溶液,可直接投放。藥浴療程為一周左右,每天都需要換水以及補充藥物,基本來上說此階段大部分病魚都可好轉,當然如果有的魚沒有徹底痊癒,還是需要繼續治療的;如果一周以上還有無任何好轉的病魚,則建議直接淘汰。
其實對於孔雀魚的疾病來說,只要能掌握正確的方法,基本上都可以治癒,但是可惜的是患過病的魚的品相以及體質都會降低,有些重病魚治療不徹底還會反復發作,從而帶來更大的損失,治療的同時也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成本,所以有的時候我們也必須懂得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