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仙人類植物三角接物的落地
近來很多花友在談論關於三角接物如何落地的問題,尤為關注在三角髓的去留問題上。當然,為數不少的大仙和普遍的論點認為:留三角木芯的接物,誘導形成的基本上都是三角的根系;而徹底去除木芯的接物,誘導形成的是接物的自根。其中,留木芯落地操作容易,去木芯落地相對較難。
對於這種普遍觀點我持謹慎態度。根據我自己的實踐和理論支持,我感覺實際上對於三角的去留問題遠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的多。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和大家一起界定幾個概念:首先大家最為關注的就是“木芯”的概念,從普遍意義上講,木芯是泛指殘留三角的中央大維管束組,由於維管束高度纖維化,形成所謂的木質質,故名“木芯”。然而,如果我們把殘留在接物下部的三角去掉肉質,保留大維管束,經過充分風乾之後,實際上這個“木芯”遠端僅僅是一個空腔,並無生物學活性,原因在於,具備生髮能力細胞性物質已經幹死掉,留下的只是空腔。而“木芯”近端則殘留細胞性物質,具備生髮能力,往往三角的根系就是由這些細胞分化產生的。這樣的木芯內細胞成分是一種淺綠色組織,比三角的肉質顏色要淡一些,我們稱之為“木髓”。
為了更清楚的界定這個概念,我們把木芯和木髓共同組成的中央大維管束組稱為“三角髓”。
三角髓包括了木芯構成的纖維管和木髓構成生髮細胞組織。能夠形成三角根系的是木髓的生髮細胞,木芯的纖維組織無生髮能力。
界定了這些概念之後,我們就更容易去探討接穗嫁接過程中砧木三角和接穗的相互關係和作用,實際上這對理解三角接物落地至關重要。
為了更加清楚地瞭解這個生理過程,我們把接穗嫁接到砧木上成活後的變化,按解剖學分為4期:
1期:愈傷再通期,嫁接的雙方斷面發生組織也滲出、維管束結合,疏送管道再通的過程,繼而餘下的傷口出現纖維素性的隔離膜或者細胞滲入融合。這個過程發生在嫁接後7天內。往往決定嫁接的成敗,此時極易感染,接穗和砧木結合得也很不牢固,容易碰掉接穗。對環境亦敏感,尤其是乾燥對維管束閉合和組織滲出融合影響很大。這部分的病理生理改變在關於嫁接的文章中繼續討論,此不贅述。
2期:生理融合期,此期發生在嫁接後幾周到數個月。這個時段出現的現象時維管束結合處的細胞爬坡和加固維管束斷口,往往形成迂回的再通性維管束,同時伴有膠質組織過度增生對維管束的壓迫。影響這個過程最大的在於接穗和砧木的對線問題,因為木心是維管束的大集合,所以對合維管束尤為重要,普遍的觀點是推薦要維管束環相對,可以正對也可以側對。在第2期中,接穗和砧木的維管束暫時未出現明顯的細胞浸潤,結合面平齊嫁接面。接穗開始生長。
3期:浸潤負平衡期,隨著接穗開始生長,三角源源不斷供給接穗營養,同時還提供給接穗大量正向生長調節物質,這些活性物質可以促進接穗快速生長、促進接穗成熟,表現為生長速度加快、性狀提前出現等等。由於嫁接的快速生長和激素的快代謝,三角和接穗的結合處不斷的出現細胞過度增生,原有的三角愈傷細胞會快速向接穗維管束爬坡和浸潤,目的是為了形成更暢通的維管束以提供更大的營養。這一作用的來源很可能是由於細胞分裂素的刺激作用,這種激素自根部分泌,向上運輸到接穗。由於細胞分裂素的這種作用,導致球體在為完全恢復生長之前能夠有一個快速恢復生長的動力,然而也正是這樣的動力使得球體生長點出現一個持續拉伸球體的作用,進而球體儲水肥大,開始生長。這樣的作用大約持續數年,直到球體底部出現老化為止。在細胞分裂素的逆向刺激之下,以及接穗生長點快速恢復的拉伸作用,導致接穗組織向下包裹三角髓,木髓細胞浸潤接穗。對一個3~5年的三角嫁接兜進行解剖,可以發現三角髓的木髓細胞已經浸潤到球體的下1/3左右,遠遠高於嫁接平面。 編輯:野魚
4期:浸潤正平衡期,伴隨著接穗底部的老化,三角髓的老化和木質化,結合處混合細胞的固定、細胞分裂減慢、激素代謝趨於衰退,尤其是細胞分裂素分泌降低、受體下調,這些諸多因素都會局限結合部細胞的進一步生長,減緩三角木髓細胞對接穗的浸潤,結合面固定在球體下1/3~1/2之間。
實際上,我們的落地多在3期以後進行,那麼這個時候無可厚非的一個問題就是,三角的木髓組織已經滲透到接穗內,且和接穗下部維管組織無明顯界線,甚至少數三角木髓細胞浸潤到接穗周邊維管束。在這種情況下,無論用何種方法去掉木心、去掉三角髓,都是無法徹底清除木髓細胞的。當然除非是精細的顯微操作,也許有可能完全去掉三角木髓細胞,當然,實現這個目的可能需要數百年。
因此,落地是無法避免出現三角根系的。如果我們對三角帶三角髓落地進行一次詳細的研究可以發現,至少有三類根系形成:
1.三角根:這個是由殘留的三角木髓細胞形成的一種比較單一的三角根系,典型的腐生根。比較適合採用含有腐殖質的酸性土壤種植。三角根一般出現數個月~3年,後被交接根取代。
2.交界根:這個概念在三角接物落地中非常重要。它是指在接穗和砧木結合處,由混合細胞(包括木髓細胞、接穗生髮細胞、融合細胞等)構成的,這種混合組織形成的根系是一種過度根,既不像腐生根系,也不像接物根系,對土質要求比較偏向接穗。交接根大約在帶芯落地第2~5年內出現。
3.接穗自根:就是完全由接物自身的生髮細胞形成的根系,它可以逐漸轉化為類似實生根的形態,但還是和實生根有一定區別。接穗自根可以膨大,形成所謂“蘿蔔根”。這個過程要在交接根死掉以後才出現,大約在帶芯落地3~5年後形成。此時土質要適合接物本身。
根據這樣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們目前多數的去芯落地,實際上還是局限在先形成交接根。可能只有極少數(如牡丹)品種在特定情況下才直接形成自根。帶芯落地,無可置疑都是三角根。
木心如果在帶芯落地中留得過長,實際上木心的下端已經被風乾,裡面的木髓細胞都已經死亡掉了,不具備發根能力,發而容易繼發感染。因此
枯萎的無髓木心必須作為隱患而去掉。這樣生根的就是上端還有木髓的部分,由木髓細胞形成三角根。
這裡簡單介紹幾種如何快速過度根系的策略:
1.饑餓生根法:適用於容易產生氣生根的品種,比如牡丹等。在夏天之初給三角斷水,用一個塑膠袋罩住球體,保持袋內足夠的空氣濕度。這樣到了第二年春天可以看到接穗底部形成大量粗大氣生根,而砧木三角則薄如紙片。這樣可以直接掰掉砧木,殘留交界處,適當風乾後落地。由於氣生根產生,“饑餓梯度”形成,導致接物受體下調,能夠較快的完善自己的根系,形成自根。但是對於不易產生氣生根的品種,則不適用於此種方法。
2.誘導法:此種方法,是利用三角根系對濕度要求較高的特性而提出的。因為腐生類比較喜歡腐殖質和濕度,我們可以把產生三角根的接物移栽到含石灰質的適合接穗的基質中,這樣可以抑制三角根,誘導接物根。但是此種方法有一個弊端就在於接物和砧木必須具備明顯的根系生理差異。有時我們對於三角接的兜採用簡約誘導法,把帶芯接物空置,直到三角木髓形成根系並且枯死之後,再上盆。
3.過渡法:實際上這是最常用、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帶少量木髓組織的落地方法。把木芯局限化、或者掰除三角髓。這樣的生根雖然較留長木芯要慢一些,但是它轉化為自根的速度非常快。在栽培中,也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移栽時的土壤過渡。對於三角根,可以加入腐殖質,交接根和自根則逐步加入適宜接物的土質比例,直到自根產生。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年時間。(
編輯:野魚